李武忠觀點:台灣農產品與大陸斷鏈走向世界的「糖衣毒藥」

2024-06-03 06:30

? 人氣

筆者直言,若想要台灣農業有所改善,政府就不應該繼續用大撒幣和大宣傳來麻醉農民。(圖/新北市農業局提供)

筆者直言,若想要台灣農業有所改善,政府就不應該繼續用大撒幣和大宣傳來麻醉農民。(圖/新北市農業局提供)

國內大選結果由民進黨繼續執政,從近來大陸一連串針對性行動,可感受到大陸官方對台灣貿易的反制措施不會鬆手,甚至會加大力度,是否中止ECFA成為重要觀察指標。為此,選後工商界即呼籲ECFA不能斷,希望政府盡快化解兩岸歧見,卻未見同樣受影響的農業界表達同樣的看法。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賴清德總統及蔡前總統面對大陸針對貿易壁壘調查確定後的反制措施,均明確宣示,走進世界是台灣未來產業該走的路,而非再次走回依賴大陸的老路,台灣官方指出去年涉ECFA農產品貿易僅剩2879萬美元(約8.6億台幣),優惠關稅約417萬美元(約1.2億台幣),目前台灣農漁業在ECFA早收清單位中,仍持續外銷至大陸主要是午仔魚、魷魚、秋刀魚、茶葉等,損失仍可控制;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回應,政府已針對風險損害做好萬全準備;親綠媒體更強調中國只敢對台灣的水果、農畜產品及傳統產業祭出霸凌式打壓,但始終不敢針對台灣出口到中國的半導體,因為中國依賴台灣,已遠超過台灣對中國的依賴,早日戒掉ECFA,台灣的傳統產業才能脫胎換骨。這些論述透露出,蔡政府正在為被終止ECFA事先打預防針,不會積極尋求解套的方法(如鬆綁對大陸進口商品不合理管制)。比起農業和中小企業,新政府更看重半導體及AI產業的未來性。

農業重要性無庸置疑

而農業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原因在於無論經濟如何成長,民眾還是需要靠食物來吃飽,吃好,吃出健康,食物穩供直接關係群眾生活和社會穩定,也才有GDP又不能吃的警語;尤其兩岸關係一旦走向對抗,台灣能源和糧食穩供是難以迴避的課題,遑論走向世界;何況因應廣大消費需求和品質提升,未來的農業科技的含金量高,農業經營將產生革命性翻轉,成為另一熱門產業!

此次賴清德以偏低得票數(40%)僥倖當選,台灣主流民意展現出期盼政黨輪替,兩岸關係回穩,嚴整貪瀆等意願,再度落空。新政府若對大陸執意持續保持「倚美抗中」基調,還堅持須透過WTO爭端解決機制,雙方沒有交集,那麼除了終止ECFA外,恐將波及兩岸其他經貿往來,短期或可以靠給予編列損害救助來安撫,但想要轉移投資地區,有效分散外銷市場,需要長期佈局,這顯然不是蔡政府宣稱已做好準備,就可以安撫民心!

大撒幣短多長空

這些年蔡政府透過大撒幣,給予農民各項寬鬆補貼救助如:三保一金(「農民健康保險」、「農民職業災害保險 」、「 農 業 保 險」及「農民退休儲金」)(每年公務預算超過70億元),放寬天然災害認定標準及提高救助金額,肥料、漁業用油及農業用電補貼,保價收購,耕鋤補貼,提高老農津貼…等等(事實上每戶農家所得總額中,真正來自農業所得占比僅22.82%,其餘大多需仰賴政府提供的各種補貼),多數農民還是吃「給錢」這一套,難怪吸引這麼多投機假農民;加以昔日的農運團體成員,大舉被政府收編成為共犯一員,已不見農運人士協助農民上街表達心聲,這是殘酷的現實。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