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利用與日本和韓國領導人的一次罕見交流,倡導一個沒有經濟歧視的多極世界,從而試圖分離美國與其亞洲盟國之間的貿易關係。
在對首爾進行為期兩两天的訪問期間,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大談協調這三個亞洲國家經濟關係的好處。先前,美國政府已採取措施提高對中國電動汽車的關稅,並遏制中國在高科技領域的抱負。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最近的歐洲之行也傳遞了希望加強中歐經濟關係的資訊。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加入VVIP會員請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李強在周一的聯合記者會上表示,中日韓三國應通過坦誠對話化解猜疑和誤解,秉持戰略自主精神,維護雙邊關係,推動世界多極化,反對搞集團政治或陣營政治。
儘管有各種合作提議,但與歐洲一樣,日本和韓國在拉近與中國的經濟關係方面也面臨限制,即便美國實施的關稅在一定程度上也引發這兩個國家的不滿。
在一份聯合聲明中,三國領導人表示將定期舉辦三方峰會,並在貿易和清潔能源領域開展合作。他們還表示,將通過旅遊和教育領域促進民間交流。
儘管中國呼籲避免保護主義,但三國並未就此達成任何具體倡議。三國同意繼續在出口管制領域進行溝通。
中國是日本和韓國的第一大貿易夥伴,從半導體到電動汽車,這三國的經濟命運息息相關。但近年來,韓國和日本與美國的安全和政治關係達到了新的高度。自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上任以來,被邀請赴美國進行國事訪問的世界領導人不多,其中就包括日本首相岸田文雄(Fumio Kishida)和韓國總統尹錫悅(Yoon Suk Yeol)。
周一的三方會議是中日韓三國自2019年12月以來首次舉辦此類會議。
在華盛頓和北京之間的貿易角力不斷加劇之際,中國的主要關切是勸阻韓國和日本不要進一步限制對華出口。分析人士說,恢復高級別會談標誌著取得了進展,但中國在說服這兩個美國盟友加強與北京方面的貿易關係方面仍將面臨限制。
政治風險諮詢機構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高級分析師Jeremy Chan說,中國希望藉此次三邊峰會之機防止兩個昔日地區夥伴太過深入美國的勢力範圍。
近日,美國已開始對價值180億美元的中國產品加徵關稅,包括電動汽車電池和半導體等。中國此次依循傳統,派出負責管理日常經濟事務的李強代替習近平出席此次會議,強化了北京方面釋放的訊息,那就是相比於安全問題,中國政府更傾向於關注商業和貿易。
李強、尹錫悅和岸田文雄表示,三方將加快有史以來首个中日韓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該談判自2019年以來一直陷入停滯。
雖然三方此次在合作與夥伴關係方面展現出了和諧的外交氛圍,但其在軍事和安全問題上的深度分歧也有所浮現。
尹錫悅和岸田文雄在各自發表的聲明中均呼籲北韓不要發射衛星。就在此次中日韓峰會召開數小時前,北韓曾通知日本,該國將發射衛星。這種試驗將違反聯合國安理會決議。李強沒有對北韓的計劃置評,但敦促「有關各方」保持克制。
據北韓官方媒體報導,在李克強和岸田文雄於周一晚間離開首爾數小時後,北韓從位於該國西海岸的主要航天發射場發射了一枚衛星。北韓官方媒體補充說,在衛星發射的初始階段,火箭新開發的發動機及其氧化劑似乎出現了故障。韓國軍方已在北韓水域探測到一枚火箭碎裂成的碎片。
岸田文雄在周日與李強的雙邊會談中表明,日本正密切關注台海事態發展,包括軍事活動等,並稱這對國際社會「極為重要」。數日前,中國拉開了大規模環台軍事演習的大幕。據官媒新華社(Xinhua News Agency)報導,李強表示,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
Brussels School of Governance亞洲地緣政治研究教授Tongfi Kim說,日韓不能明確與中國一道反對美國關稅措施,因為這可能會損害日韓與美國的政治關係,但此次中日韓峰會間接表明,美國的單邊政策可能會促使其盟國進一步向中國靠攏。
他表示,對美國軍事保護的依賴會對這些盟國各自的經濟自主權構成掣肘,但美國不能指望盟國對其唯命是從。
中國已一再警告北約不要向亞太地區擴張,目前北約計劃在東京設立聯絡處,並已邀請作為非北約成員國的夥伴日本和韓國參加峰會。周日,李強警告首爾方面不要將貿易和經濟問題政治化。
一個潛在的合作領域是達成一項三方自由貿易協議。相關會談於2012年啟動,但近年來停滯不前。
亞洲協會政策研究院(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副主席卡特勒(Wendy Cutler)說,過去為達成協議所做的努力從未成功過,而在當前環境下,要達成超越輕度承諾的協議,問題更為複雜。
卡特勒說,美國將指望其兩個盟友不要因為接受中國的要求,特別是技術領域的要求,而破壞與華盛頓之間強有力的經濟安全議程。
不過,即便美國加強與東京和首爾方面的政治聯繫,韓國和日本的企業與中國企業一樣,也認為它們會因美國提高關稅和限制投資而遭受損失。在周日晚間與三星(Samsung)掌門人李在鎔(Lee Jae-yong)的會晤中,李強鼓勵包括三星在內的韓國企業擴大在中國的投資。這家韓國科技巨頭在應對美國為限制中國獲得先進製程晶片而實施的出口管制方面面臨挑戰。
日本前外交官、藤女子大學(Fuji Women's University)校長渡邊賴純(Yorizumi Watanabe)說,日本渴望與中國保持常規供應鏈,儘管該國與美國一樣對向中國提供先進製程晶片感到擔憂,此外日本將尋求「以不會觸怒美國的方式」獲得中國的零部件供應。
華盛頓智庫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的中國外交政策專家Patricia M. Kim說,三方似乎都滿足於利用這次會晤,通過承諾展開合作以應對共同挑戰,來釋放出恢復定期溝通的信號。華爾街日報》「我的血滴了她一身!」躋身史上最嚴重亂流事故,新航乘客的驚恐一分鐘更多文章
Kim說,沒有人幻想僅通過這次峰會或在短期內能重新劃定東北亞的陣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