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制裁和出口管制的目的是壓制住美國的敵人,利用美元的影響力迫使這些政府妥協,而無需動用武力引發流血事件。然而,這些措施卻在不經意間催生了一個全球影子經濟,讓民主主義的主要敵人站在了同一屋簷下,而美國的主要對手中國處於中心位置。
史無前例的金融和貿易限制措施制約俄羅斯、伊朗、委內瑞拉、北韓、中國和其他專制政權獲得西方商品以及進入西方市場,從而擠壓了這些經濟體。但據西方官員透露以及海關數據,中國通過加強貿易紐帶,日益挫敗了美國牽頭的這些努力。目前,這些受制裁國家整體上具備了規模經濟,可以抵禦美國金融戰的影響,開展從無人機和飛彈到黃金和石油等各類交易。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加入VVIP會員請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前美國國防部高級官員、現華盛頓近東政策研究所(The Washington Institute for Near East Policy)高級研究員Dana Stroul說:「中國是一個既有意願也有實力重塑當前全球秩序的戰略競爭對手。」
中國位於華盛頓的駐美國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為中國的政策辯護說,中國沒有向捲入烏克蘭衝突的任何一方提供致命武器。
他表示,中國是在平等互利基礎上與有關國家開展正常的經貿往來,根據國際法開展的相關貿易合法正當,應得到尊重和保護。
記者聯繫了俄羅斯、伊朗、委內瑞拉和北韓駐美外交機構,但這些國家的政府未予置評。
這些受制裁國家的貿易需求是一致的。一方面,中國以大幅折扣價從俄羅斯以及歐佩克兩大產油國伊朗和委內瑞拉手中獲得石油。對全球最大石油進口國中國來說,這是意外收穫,去年中國每天購買超過1100萬桶石油,以維持國內經濟運行。這些產油國因此有了收入,可以用來從中國購買受制裁商品。
華盛頓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的Kimberly Donovan稱,來自中國的石油收入正在支撐伊朗和俄羅斯經濟,破壞西方的制裁。Donovan稱,這些國家在貿易中使用中國的貨幣和支付系統,限制西方當局獲取金融數據,削弱西方機構實施制裁的能力。Donovan將這些國家稱為「逃避軸心」。
中國和俄羅斯的海關數據顯示,中國已經向俄羅斯供應俄方無法從西方獲得的優先級最高的軍民兩用產品。
例如,根據《華爾街日報》看到的俄羅斯海關數據,在去年9月至12月,中國國有防務公司保利科技(Poly Technologies)向被美國制裁的、生產軍用和民用直升機的俄羅斯國有企業Ulan-Ude Aviation Plant運送了近20批貨物。
同樣受到美國制裁的保利科技還負責在去年2月16日向Izhevsky Arsenal運送的1,200公斤步槍,後者自稱是政府承包商,也是俄羅斯最大的武器批發商之一。
海關記錄還顯示,去年一家俄羅斯公司接收了60批貨物,而這些貨物全都是中國公司供應的,有美國官員稱這家俄羅斯公司是伊朗在俄羅斯為莫斯科部隊生產軍用無人機的採購管道的一部分。相關公司沒有回應置評請求。
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也為德黑蘭提供了經濟和戰略機遇。有前美國安全官員說,向莫斯科出售軍用無人機機隊並在俄羅斯建立生產設施為伊朗提供了收入,提升了國際社會對德黑蘭軍力的認識,並提供了寶貴的戰時數據。
據美國官員和海關數據,伊朗還在向委內瑞拉提供武器、能源基礎設施技術援助和其他受制裁商品。據西方官員,作為交換,加拉加斯方面向伊朗提供來自奧里諾科(Orinoco)巨大礦床的黃金,這種大宗商品很難在全球範圍內追蹤,而且黃金的可交換性令受制裁國家得以避開西方銀行系統。
有美國官員說,中國有能力和意願維持俄羅斯戰爭機器運轉、幫助莫斯科重建軍事工業生產,這促進了貿易和金融,規模前所未見。華爾街日報》川普若重返白宮,考慮請馬斯克擔任顧問:美國前總統與科技大亨為何「化敵為友」?更多文章
一名了解兩國貿易關係的高級情報官員說:「這揭示了兩國的信任程度,而這種程度的信任有可能為兩國國防工業基礎的更廣泛整合打開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