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來,當局對「六四事件」諱莫如深,不僅官媒集體噤聲,而且民間討論也遭到壓制。但多年來,學者和出版界從來沒有停止對真相的探求。
「六四事件」的歷史敘事基本上是在民間層面進行。基於親歷者的口述、信件、回憶的材料,甚至難以證實的「原始文件」不斷秘密從內部流出,並相繼在海外出版。而最有影響的莫過於由匿名作者張良匯編、知名美國學者黎安友(Andrew Nathan)和林培瑞(Perry Link)編輯的《天安門文件》(The Tiananmen Papers)。
該書在2001年一經出版,便引起轟動。同時,針對該書宣稱的「機密材料」的爭議不斷,成為出版界一大懸案。在「六四」35週年之際,再有新的質疑聲出現,為理解這段歷史增加了新的元素。
質疑聲再起
在最近網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中, 香港新世紀出版社創辦人鮑樸對該書的真偽之辯提出新的論據。
鮑樸是前中共領導人趙紫陽政治秘書鮑彤的兒子。鮑彤是因「六四事件」被捕入獄的最高級別的中共官員。
鮑樸出版過多本有關「六四事件」的書籍,包括原中共中央總書記趙紫陽的回憶錄《改革歷程》。他是從中共文獻資料的角度關注「六四事件」的重要出版者和研究者。
鮑樸說,他掌握的與《天安門文件》中記錄不相符合的敘述「零散地分佈在」他出版的書籍中。整理這些差異的初衷是覺得「有必要在『六四』35週年之時回顧一下過去的成果」。他說:「這些書是香港在擁有言論自由期間的出版成果。 如今香港的自由出版告一段落,未來對『六四』的討論將不會在香港進行。」
他口中的差異的其中一個例子是──《天安門文件》敘述說時任中共北京市委書記、北京戒嚴總指揮的陳希同在4月25日與李鵬、楊尚昆、喬石、胡啟立、姚依林、李錫銘等一起出席了在鄧小平家中召開的會議,討論學生運動。書中記錄,陳希同對鄧小平說:「非法學生組織,如北京大學一些學生,是學波蘭的團結工會在北大成立『團結學生會』」。該書還記錄,「陳希同的一席話,使原本就很緊張的氣氛更加緊張了。」
鮑樸指出,根據2012年新世紀出版社出版的《陳希同親述——眾口鑠金難鑠真》,陳希同表示,「我沒有參加過鄧小平家的任何會議,也沒有參加過《中國「六四」真相》上講的1989年4月25日鄧小平在家中開的這次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