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縣市長選舉制度採取單一選區、相對多數制,這是有利於兩大黨的選制。因此,其他小黨或脫離大黨參選者 ,通常造成分裂「某一黨或某一陣營」的投票。不過隨民主化的演變,同一陣營分裂,不一定造成選票分裂。
台北市是目前唯一跳脫兩陣營對決的模式,但其他縣市還沒有出現相同的三強格局,甚至柯文哲所支持的新竹縣長候選人徐欣瑩,對上國民黨楊文科還是屬於泛藍的分裂。
最經典分裂選戰主角蔡仁堅
其他縣市長選舉泛藍分裂的選區還有嘉義市的黃敏惠與蕭淑麗、澎湖縣的國民黨賴峰偉、鄭清發。上述這些都屬於有實力的分裂者,但還有分裂者不足以影響選情的,例如宜蘭的前副縣長林信華,台東的鄺麗貞也只有鬧幾天新聞而已,至於桃園市的楊麗環脫離國民黨參選,並不會影響到同黨陳學聖的勝負結果。
而綠營也是如此,台南市有蘇煥智、許忠信分裂,但目前民調都低於虧雞福來爹林義豐,加上大家聚焦林義豐與國民黨高思博的選票高低,都忽視蘇煥智、許忠信的參選。而獲得柯P爸爸、媽媽站台的彰化縣黃文玲,上次參選得票率非常低,再度參選雖然想搭柯P旋風的列車,至今效果似乎不大。而嘉義縣副縣長吳芳銘常常被新聞媒體大篇幅的報導,尤其聚焦在張花冠與陳明文的爭議。
二○一四年縣市長戰役中,新竹市長選戰是最經典的分裂選戰。一四年初,民進黨原本徵詢提名蔡仁堅,但他在獲知民進黨沒有候補名單後,提出以無黨籍在野大聯盟身分,以類似台北市柯文哲模式參選,但最後被否決。民進黨臨時徵召只擔任一屆市議員的林智堅上陣,而蔡仁堅最後還是以無黨籍參選,造成民進黨分裂,國民黨尋求連任市長的許明財似乎更加勝券在握──新竹市的藍綠板塊過去連一對一都無法翻轉,更何況民進黨分裂下幾乎毫無勝算。
民進黨分裂卻是國民黨選票分裂
許明財採取冷選情,讓綠營的內鬥加劇,最後民進黨提名的林智堅拿下三八.三六%選票,低於○九年市長選舉的四一.三一%,只能算守住基本盤;另一方面,許明財卻只拿下三七.八五%,比自己首次參選的五五.六三%還少了一七.七八%;蔡仁堅則拿下二三.八%。可見國民黨的支持者有兩成多最後轉向支持蔡仁堅,因此實際上是民進黨分裂,卻導致國民黨支持者的投票分裂。
現任新竹市議長謝文進,在地方原本歸類屬於柯建銘系統,這次卻以無黨籍參選市長,也被形容成泛綠的分裂,但似乎重蹈一四年的覆轍,甚至藍綠的基本盤都被翻轉,林智堅的民調均遙遙領先,而謝文進與國民黨提名的許明財捲土重來,也難以撼動選情。
另一個指標性綠營分裂的選區是嘉義縣。初選階段,吳芳銘重新入黨資格不符,形成陳明文所支持的翁章梁對上反陳明文陣營所力挺的張明達。雙方廝殺慘烈,但初選結果出來之後,翁章梁與張明達快速整合,讓這場選情毫無懸念;國民黨提名吳育仁卻一直沒有被黃派接受,所以才會上演水災之後,吳育仁與黃派樁腳對罵的戲碼。最後在嘉義縣十八個鄉鎮市中,現任國民黨籍阿里山鄉長改以無黨籍尋求連任,東石鄉也維持無黨籍,在三十七席議會中,國民黨只提名九位,黃派紛紛改用無黨籍名義參選。
吳芳銘以無黨籍參選,根據翁陣營內部民調,翁章梁的民調以懸殊的差距領先其他兩位候選人。弔詭的反而是,吳芳銘的登記參選,讓國民黨吳育仁的民調卻不升反降。這又是一場民進黨分裂卻是國民黨選票分裂的案例。
棄保效應愈來愈少被操作
過去慣用的「棄保」效應,如今在縣市長選戰愈來愈少被操作,只有在多席次的議員選制上,於選前會發酵。而縣市長在初選階段確定正當性,反而讓初選落敗者難有正當性。至於不參加初選直接投入大選,因為通常看好度不高,導致最後選戰都聚焦兩強。而兩強之外,扮演攻擊者的參選者,影響的不是原屬陣營,反而是兩強之中另一黨的參選人。例如一四年蔡仁堅火力攻擊民進黨與林智堅,卻獲得國民黨支持者選票;如今吳芳銘攻擊民進黨,也是獲得國民黨支持者所認同。
柯文哲確實在兩陣營殺出第三條道路,但在現有選舉制度下,這可能只是一種短暫現象,最終還是會回到兩強對決的常態。
➤更多內容請看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