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全球各地區的《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記者在本周發表的一系列文章中對不斷升溫的全球晶片大戰進行了深度報導。影響這場晶片戰的關鍵在於該行業的領導層。預計晶片產業的規模到本世紀末將增加一倍,達到1兆美元。
克里斯托夫·富凱(Christophe Fouquet)最近執掌了一家比較低調,但是生產一些全球最精密機器的公司——艾司摩爾(ASML Holding)。該公司也被推上了中美晶片大戰的風口浪尖。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加入VVIP會員請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身為執行長的富凱需要讓公司在越來越兇險的環境裡維持一種微妙的平衡:既要滿足西方的要求,不向中國出售艾司摩爾最先進的晶片製造設備,又要保持中國市場對不那麼先進的晶片製造設備的開放,這是該公司最大的業務之一。
現年51歲的富凱是法國人,據稱非常的精明強悍,對政治敬而遠之,並渴望保持低調。這也很好地詮釋了艾司摩爾長期以來的經營之道,只是現在艾司摩爾無法再繼續無視地緣政治了。
富凱在接受採訪時說,多年來,艾司摩爾都不用擔心設備的去向會受到政治限制,但突然之間,這卻變成了全世界最重要的話題之一。
總部位於荷蘭的艾司摩爾生產高度複雜精密的光刻機,這些機器利用光將微小的設計蝕刻到矽片上,從智慧型手機和汽車、到醫療設備和衛星等各種產品,所使用的微晶片都需要依賴光刻機來生產,這讓艾司摩爾變得至關重要。該公司壟斷了全球一些最先進的晶片製造設備的生產,這些光刻機對生產用於驅動人工智慧(AI)系統的最先進晶片是不可或缺的。
在美國對中國的經濟實力及其對俄羅斯的支持日益感到擔憂之際,艾司摩爾的這一專業技術導致美國向其施壓,要求該公司限制對中國的出口。
在向中國出售更先進的機器方面,艾司摩爾已經面臨荷蘭政府的限制,包括那些使用極紫外光(EUV)的機器。美國還另外採取了措施,以阻止艾司摩爾向中國特定晶片工廠出售某些含有美國製造的部件的機器,最近還要求荷蘭政府對中國境內的部分艾司摩爾工具的維修服務增加限制。
塔夫茨大學(Tufts University)的教授Chris Miller表示:「艾司摩爾現在處於一個該公司不想處於的位置,也就是中國與西方技術競爭的中心」。Miller著有一本有關全球晶片大戰的書籍。
富凱表示,艾司摩爾對政治擔憂的回應是尋求向官員們介紹該公司的技術以及限制措施可能帶來的影響。他是一位擁有物理學碩士學位的半導體行業資深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