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提升人文素養,更可提高醫療品質

2024-06-20 05:40

? 人氣

醫療糾紛巢期未受到改善,筆者認為與過度注重專業卻輕忽人文素養的培育有關。(示意圖/Pixabay)

醫療糾紛巢期未受到改善,筆者認為與過度注重專業卻輕忽人文素養的培育有關。(示意圖/Pixabay)

隨著高齡化社會的到來,國人對於醫療品質的要求與日益提高,正因為如此醫療糾紛也成為醫界不可承受的重,為了要解決這個問題其實醫界也做了許多的努力,但是問題似乎並沒有大幅的改善,這其中問題當然很複雜,但是個人認為過度注重專業卻輕忽人文素養的培育過程恐怕是一大關鍵。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如今,國立台灣大學醫學系日前召開第三次招生委員會,在會中學系決議從115學年度開始,申請入學以及繁星推薦管道將從採計學測國文、數A、自然、英文科,屆時將不再採計英文,而改採「社會科」。個人認為這是一個很大的突破,更可能是改善醫療糾紛並提高醫療品質的重大決策。

其實這麼多年來,醫學系始終是天之驕子,受到社會最大的關注也接受最好的學習資源,導致開始行醫之後就有部分的醫師自視過高,甚至疏忽了濟世救人的基本價值,這對於整個社會的資源形成極大的浪費與傷害,如今一旦加入社會科的部分,將會讓這群天之驕子必須接受人文的基本素養,如果再加上大學相關通識課程的薰陶,對於往後醫療行為的正向發展絕對是一大利多。

此外,這樣的轉變更可以帶動社會的學習風氣,讓人文素養能夠成為普遍被重視的一環,尤其當AI的風潮席捲之際,我們看到的是許多人都在比較職業類別薪資的問題,這顯然對於整個社會風氣已經產生偏差的影響,台大的做法如果能夠讓更多自然組的學生來關注社會議題,甚至是投入人文關懷的環境,就可以讓教育更正常化,也可以讓我們的社會更人性化。

台大的一小步將是台灣教育的一大步,我們支持採計社會科成績的作法,更希望政府可以正視這樣的問題,畢竟我們長期在重理工輕人文的教育環境中已經逐漸出現社會發展失衡的現象,現在著手進行改善絕對來的及,而且是當務之急,期待相關部會可以努力跟上這一個改變台灣未來發展的關鍵時刻!

*作者為大學教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