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鈞凱專欄:炎上「大禹治水」,政治詐騙集團編造出的「神話」

2024-06-24 06:10

? 人氣

近日午後頻有大雨,有學生家長與就讀明星高中的孩子聊到「大禹治水」,沒想到小孩全然不知大禹是誰,讓家長難以置信好奇「是不是108歷史課綱在發威?」(資料照,顏麟宇攝)

近日午後頻有大雨,有學生家長與就讀明星高中的孩子聊到「大禹治水」,沒想到小孩全然不知大禹是誰,讓家長難以置信好奇「是不是108歷史課綱在發威?」(資料照,顏麟宇攝)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網站收錄了「點點點」,難道下一步「大禹治水」詞條快要從中被刪除了嗎?近期有學生家長在網路發文,指自家就讀台北明星高中的孩子對大禹一無所知,對中國歷史朝代順序也說不太清楚,他質疑「是不是108課綱在發威?」網路輿論由此掀起一場大戰,某位從外太空到內子宮什麼都精通的律師呼籲,「忘了大禹吧!現在的年輕人需要的,是記得對台灣或全世界有貢獻的歷史人物」;他還主張,與其學大禹治水的「神話」,不如在教科書裡多介紹八田與一。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位律師的觀點,在「反中」勢力龐大的網路世界佔了上風,不少側翼紛紛跟風發文,無不宣稱「夏朝」並不存在,「大禹治水」不過只是神話傳說罷了。其實真正發威的不是「108課綱」,而是「去中國化」主導下的反智思維。類似的論戰已非首次,此前有作家吳淡如驚訝台灣很多小孩不知道孫中山是誰;這時就出現了一堆「鍵盤史學家」,言之鑿鑿孫中山就是個「戀童癖」,從而認為不需學習如此「變態」的孫中山。

早在2018年,專治中國上古史的台師大文學院前院長王仲孚便曾「預言」,這套新課綱會讓下一代「沒有史觀」,「中國文明起源的石器時代沒有了,夏商周三代也沒了,大禹治水傳說、甲骨文發現可以不知道嗎?」沒想到老先生的憂慮竟一語成讖,兩岸「互不隸屬」的「去中」之矛,在今天真的刺向了「大禹治水」。

最新考古研究證明大禹治水恐怕不只是「傳說」

宜蘭大學博雅學部教授陳復投書媒體指出,質疑大禹是否存在的說法,突顯了他們「歷史知識尚停留在五四時期,只記得顧頡剛主編《古史辨》這類『疑古派』的想法。」此話所言不假。近來中國大陸考古的進展,以及古代散佚的文獻出土,不斷強化了夏朝的存在,同時證明了「大禹治水」恐怕不只是「傳說」而已。

1959年4月,徐旭生率隊出發,赴河南登封、禹縣、鞏縣、偃師進行調查,發現了王城崗、石羊關、谷水河、閻寨和二里頭等重要遺址。圖為1957年5月,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同人合影,左起:蘇秉琦、徐旭生、黃文弼、夏鼐、許道齡、陳夢家。(取自微信公眾號)
1959年4月,徐旭生率隊出發,赴河南登封、禹縣、鞏縣、偃師進行調查,發現了王城崗、石羊關、谷水河、閻寨和二里頭等重要遺址。圖為1957年5月,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同人合影,左起:蘇秉琦、徐旭生、黃文弼、夏鼐、許道齡、陳夢家。(取自微信公眾號)

打從1959年71歲高齡的史學家徐旭生,其跋山涉水的尋找「夏墟」之路發現了位於偃師二里頭村的遺址,至今歷經三代考古人的努力,二里頭遺址實證為夏朝中晚期都城遺存,已逐漸成為學界共識。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二里頭工作隊領隊趙海濤表示,在中國早期歷史發展過程中,「中原腹地形成了以二里頭都城為中心的金字塔式聚落整體結構和眾星捧月式的聚落空間分布格局。」

勘測面積約有300萬平方公尺的二里頭遺址,到目前為止僅發掘了1.6%,但其成果與著名考古學家蘇秉琦對於中國文化起源的「滿天星斗」說,相互呼應。獲得第6屆唐獎漢學獎的史學家許倬雲,在其作品《說中國》和《經緯華夏》等書都根據考古資料提出,夏、商、周這3個複雜共同體的連續發展,都以後世所謂的「中原」地區(從黃河三角洲頂端到關中平原)做為基地,此乃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核心地帶。

喜歡這篇文章嗎?

張鈞凱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