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賴總統主導全民防衛,「黑熊」轉型國家隊的懸念

2024-06-21 07:10

? 人氣

總統賴清德6月19日出席「信賴新政,時代新台灣」就職滿月記者會,宣告將成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顏麟宇攝)

總統賴清德6月19日出席「信賴新政,時代新台灣」就職滿月記者會,宣告將成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顏麟宇攝)

賴清德總統上任滿月,6月19日舉行記者會,宣布在總統府下設「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和「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等3個任務編組委員會。有看法認為,這是賴總統「做自己」的第一步,將從二線走上一線,主導台灣發展方向。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投降主義」與「第五縱隊」標籤,從內部找敵人?

其實設立任務編組委員會,並非賴清德總統首創,從陳水扁、馬英九到蔡英文時期都有類似做法,體現出來時任執政者的理念重心。賴總統上任一個月,即積極展現治國雄心,且加以落實,當然對台灣來說是好事一樁。

不過,3大委員會之一的「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卻讓人聽來毛毛的,總覺得怪怪的。畢竟俄烏戰爭爆發之後,不少有心人士致力於效法烏克蘭「全民皆兵」,希望台灣能夠走向「烏克蘭模式」。

也因為如此,社會上慢慢萌芽的「反戰」、「避戰」、「和平」之聲,便被貼上了「失敗主義」與「投降主義」的標籤。尤有甚者,竟想實現「鍵盤戰士」的「吊路燈」奇想,宣稱一旦台海開戰,槍口要先對內「清洗」,把和平反戰主張者全部抓來「吊路燈」。

20240616-總統賴清德16日出席陸軍官校舉辦「黃埔建校一百週年校慶活動」。(顏麟宇攝)
總統賴清德6月16日出席陸軍官校舉辦「黃埔建校100週年校慶活動」,致詞時強調不能接受「首戰即終戰」的投降主義。(顏麟宇攝)

沒想到這類網路激進側翼的話語,近來逐漸蔓延到民進黨政府的口中。賴清德總統6月16日赴高雄鳳山主持黃埔建校100週年校慶活動,在致詞中就把接受「首戰即終戰」者,定義為敵我不分、敵友不分的「投降主義」。而位居民進黨不分區立委的「認知戰」專家沈伯洋,則放出了「第五縱隊」高風險群的風向,表示需要對其加以控管。

賴總統和沈伯洋同聲相應的倡議,讓人感到相當不安與不妙。當一個正常社會開始從內部找敵人,互相監視、檢舉、貼標籤的時候,正是社會走向更嚴重撕裂與對立的開始。

「戰爭並不是不可避免」,「避戰」豈是投降主義?

既然要談「投降主義」,不知道賴總統最近有沒有空,聽聽提出「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 Trap)理論的哈佛大學教授艾利森(Graham Allison)的最新講法?今(2024)年3月他與全球化智庫(CCG)合作,出版了新書《跨越修昔底德陷阱》中英文版,艾利森在新書發表會上強調,「戰爭並不是不可避免的,說戰爭不可避免是宿命論和失敗主義的」。

「戰爭並不是不可避免的」,把艾利森這句話放到台灣的處境來看,之所以會有馬英九前總統等人提出「首戰即終戰」的警惕,既非宿命論,亦非失敗主義,更非投降主義,而是呼籲台灣民眾與政治人物應該要有「避戰」的覺悟。「避戰」也是賴總統的主張,他曾稱「空口白話不是真和平,備戰才能避戰」,問題是,無論是「投降主義」或「第五縱隊」的「紅帽子」,怎麼都令人聞到了傾向戰爭的味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