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紙如何變成減碳利器?元太董事長李政昊:拉上下游一起賺,打造永續也能獲利

2024-06-24 14:40

? 人氣

元太董事長李政昊(右一)在台灣董事學會年會上,分享公司打造開放生態系、與供應鏈夥伴共好的經營學(圖片來源:台灣董事學會提供)

元太董事長李政昊(右一)在台灣董事學會年會上,分享公司打造開放生態系、與供應鏈夥伴共好的經營學(圖片來源:台灣董事學會提供)

19日舉行的台灣董事學會年會上,電子紙廠商元太科技(以下簡稱元太)董事長李政昊應邀在「核心延伸的挑戰與決策」論壇中發表演講,李政昊介紹,元太20多年來不斷摸索、用獨特的商業模式推廣這項環保技術;元太沒有發展垂直整合,而是致力於打造一個完整的生態系,與供應鏈上下游夥伴共同發展電子紙市場,做大整塊餅。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元太母公司是永豐餘投控,持有元太11.66%,此外前十大股東中還包括永豐餘學院院長何壽川個人,以及永豐餘建設開發、中華紙漿等集團企業;永豐餘以造紙起家,元太的核心產品則是電子紙,兩者存在一定程度的競爭,創業百年的集團是如何突破舊我、締造新局?李政昊解釋,經營元太的核心理念是「利他」,即確保合作夥伴能夠從電子紙業務中獲利;李政昊認為,只有讓整個供應鏈都能賺錢,這個生態系統才能健康地持續發展。堅守這種策略,使得元太自2009年以來從未虧損,至今也吸引了越來越多企業加入其生態圈。 

生態系統涵蓋產業各環節,為供應商創造價值 

李政昊介紹,整個電子紙產業鏈至少可以分成5個環節,彼此互相依存:

1. 上游材料:元太提供核心的電子墨水材料。 

2. 面板製造:與LCD面板廠商合作,利用其TFT基板生產電子紙面板。 

3. 模組組裝:除自身生產外,還授權8家合作夥伴生產電子紙顯示模組。 

4. IC設計:與IC設計公司合作開發專用的驅動晶片。 

5. 系統整合:與品牌廠商合作,將電子紙應用於各類終端產品。 

元太堅持開放合作的模式,市場規模逐漸擴大。李政昊直言,從早期的電子書閱讀器,年產量以千萬台計算,如今在零售通路、物流業與交通設施之中越來越常見的電子標籤,年產量已經上看上億個,元太不斷調整策略,將更多價值讓利給合作夥伴,實現共同成長。 

元太在產業中的領導地位除了源於其發明者身份更重要的是其強大的專利組合。公司不僅持續創新推出新技術還通過精心的專利布局來保護核心價值。這使得元太在電子紙領域擁有難以撼動的地位。 

 

環保是電子紙技術的一大亮點。相比LCD電子紙生產過程中消耗能量更低使用時節能效果更是顯著。在室內環境下電子紙耗電量僅為LCD的1/30;在室外環境下,電子紙耗電量更是僅有LCD的1/120,效果十分驚人。這種優勢使得電子紙成為地方政府打造智慧城市中的理想搭配如結合太陽能的公車站牌顯示系統,各地街頭就陸續見到越來越多以電子紙顯示。 

李政昊分享,元太的經營願景是將電子紙應用推廣到各種表面上不僅僅是取代傳統紙張。「從電子書閱讀器,到零售業電子標籤再到可變色汽車外殼甚至建築外牆電子紙的應用範圍正在不斷擴大!」李政昊強調:「我們相信隨著彩色電子紙技術的成熟這項技術將在更多領域實現突破。 」

股價會說話,隨著元太打造的生態系日益成熟,資本市場也不吝給予其掌聲,十年來股價整整成長超過10倍。元太向市場證明企業打造以綠色技術為本的開放生態系,既能夠在商業上有成,也能實現永續願景。通過讓整個供應鏈共同受益元太不僅確保了自身的持續增長還推動了整個產業的發展為實現更環保、更節能的未來做出了重要貢獻。 

 


責任編輯/周岐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