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車用晶片大爆發 聯發科進軍市場多虧了特斯拉

2024-07-10 08:00

? 人氣

聯發科技共同營運長幕僚陳洛(攝影:柯承惠)

聯發科技共同營運長幕僚陳洛(攝影:柯承惠)

7月1日,特斯拉公布2024年第2季產量與交車數量,雙雙優於預期,刺激股價大漲10%,也為電動車相關產業注入一劑強心針。畢竟自從ChatGPT問世以後,生成式AI的話題熱度明顯超越電動車,直到這次特斯拉端出亮眼的績效,輿論終於見識到,原來汽車消費者對電動車買氣仍在。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汽車工業發展百餘年,當燃油車逐漸過渡到電動車,車內的電機、電控系統直接影響消費者體驗及主觀感受,份量尤其吃重;而且電動車一切採智慧化設計,車用晶片需求湧現之後,台灣眾多IC設計業者紛紛加入競逐。本土規模最大的聯發科技(以下簡稱聯發科)在車用電子耕耘已久,近年加大投資,去年宣布與輝達在車用市場展開合作,今年升任共同營運長的顧大為也更加著墨車用晶片市場的策略布局。《風傳媒》將於7月18日舉行「智勝方程式」論壇,邀請聯發科技共同營運長幕僚陳洛、台灣大哥大個人用戶事業商務長林東閔、台灣森那美起亞總裁李昌益、知識力專家社群創辦人曲建仲發表專題演講。聯發科共同營運長幕僚陳洛接受訪問時,深度解析聯發科對電動車市場的觀察與研發經驗。

聯發科技(圖片來源:公司提供)
聯發科技(圖片來源:公司提供)

特斯拉一切講求速度,傳統大車廠被迫跟上

「跟燃油車比起來,電動車就好像一支智慧型手機加上四個輪胎,這台車裡最複雜的零組件,就是各種車用晶片。」陳洛一開始就生動的比喻:「可能是因為科技產業密集,台灣民眾可能很早就略懂這個道理,但車上塞進一堆半導體,還要順利運作,這有多困難?很多老外一開始並不理解,」。電動車的高度智慧化,與過往的燃油車截然不同,不僅如此,車用晶片從投資到產品取得認證為期漫長,一般至少要5年起跳,車用晶片市場規模也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後快速擴增,聯發科原本就有車廠所需要的技術及產品,意識到市場的改變,決定在既有基礎上,加速且加大車用電子事業的投資。

疫情前後,刺激各大車廠一改態度、積極投入電動車領域,以及更新車內智慧化配備的業界「鯰魚」,就是特斯拉。陳洛指出,特斯拉推出的全自動輔助駕駛(FSD)系統震撼競爭者,許多車廠本也有類似研發計畫,但原本按部就班的進度,被特斯拉殺個措手不及,只好加緊腳步,試圖追上特斯拉。

「特斯拉營運思維跟大多數車廠完全不同,本來預定(測試)5年、甚至要7年的(車廠),發現特斯拉已經完全開放給車主使用,迫於競爭壓力,也得趕快開放。」陳洛直言,競爭態勢突然改變,迫使車廠越來越積極、越來越開放,「這對我們晶片廠商來說感受非常明顯,以往根本不願嘗試的(廠商),現在願意試試看,本來慢慢做的,現在反應都加快了」

各項影音配備都需要車用晶片驅動

近年中國電動車品牌群雄並起,從比亞迪,理想,蔚來到小鵬各自攻城掠地,並且進一步尋求向全世界進軍,這種「內捲」尤其讓傳統車廠寢食難安。不過陳洛樂觀看待,他認為,新競爭者加入,讓消費者有更多選擇,才會推動市場進步。

「現在你如果繼續慢慢來,消費者很快就不買你的車,為什麼?他們會跟展場業務抱怨說:『人家那個牌子有抬頭顯示,有語音互動,後座還配備雙螢幕,小孩子可以玩遊戲,賣得還比你便宜!』」陳洛笑說:「剛才我介紹這些配備,不管最後被市場認為是must(必備功能)或者nice to have(額外功能),每項都是需要車用晶片才能提供的,我們綜合判斷這些變化以後,認為車用是一個大趨勢,決定加大力度、全力投入。」

陳洛指出,在推進車用市場過程中,台灣擁有半導體產業聚落這個歷史淵源,幫聯發科加分不少。陳洛解釋,許多大車廠對品牌歷史深感自豪,因此希望凡事自己做,盡可能在創新過程中,掌握所有技術,甚至是自主研發晶片。「但他們慢慢發現,這麼做不但可能在時程上嚴重落後,而且在國內也找不到足夠的半導體人才」陳洛直言,這正是台灣業者發展車用晶片相當重要的時代利基。


責任編輯/林彥呈

喜歡這篇文章嗎?

周岐原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