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測技術還不能完成真正自動駕駛
當生成式AI席捲全世界,曲建仲認為,電動車的自動駕駛技術勢必浮現更多革新,這不僅是各大車廠的技術高下之爭,更是攸關駕駛本人及所有乘客的重要安全議題。以輔助駕駛技術為例,曲建仲提醒:「各品牌配備這項技術的車款越來越高,但目前還沒有一輛車子能做到全自動駕駛,這件事本來就非常困難。」曲建仲強調,目前市面上所謂「自動駕駛」技術,其「自動」程度仍然有限,還是以AI及儀器偵測綜合輔助判定距離及反應,駕駛人千萬不能誤以為車輛真能「全自動操作」,就把雙手從方向盤鬆開。
「自動駕駛有點類似生物的反應機制,是由感測器回報訊息,中央處理器經過判斷後做出反應,這就像人的手一旦摸到滾燙的物體,會立刻向後縮回,」曲建仲指出,大部分中國電動車品牌的自動駕駛技術,是結合影像感測器、雷達和光達等3種感測器彙整結果,相對可以提高系統判定結果的準確程度,確保行車安全;相較之下,特斯拉目前採用純視覺自動駕駛系統,這項技術是否能夠達到全自動駕駛,恐怕仍有不少疑問。曲建仲再次提醒,電動車駕駛上路時千萬不能過度依賴自動駕駛系統,應該持續保持警戒,「當你習慣這個技術,開始覺得沒問題的時候,才是它最危險的時候,因為你已經完全放鬆了!」
最後曲建仲認為,儘管目前電動車產業面臨諸多挑戰,但長期而言產業仍然值得樂觀看待。他預測:「到2035年或者2040年時,當世界各國禁售燃油車期限來到,大家被迫必須改買電動車,電動車市場規模一定又將大幅成長。」唯獨有一個政策不確定性需要注意,曲建仲指出,最近歐盟有些國家對燃油車大限的態度已經鬆動了,因為當初制定時限的立場非常激進,產業的發展沒有那麼快,需要長時間醞釀,以及周邊配套措施逐漸到位;如果歐盟率先改變立場,那麼電動車的長遠發展才會有變數。
責任編輯/林彥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