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推動參與亞太區域經貿整合的必要性
推動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或是「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等區域經貿協定,始終是台灣能否融入亞太區域經貿整合的重要指標。隨著美國川普總統退出TPP後,亞太區域經貿整合進程一度被認為受阻。但最終還是在日本主導及努力下,於今年3月完成「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 (CPTPP) 的簽署。
我國政府亦一再積極表達爭取加入CPTPP第二輪申請的意願。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除台灣外,包含南韓、印尼、泰國、菲律賓、斯里蘭卡等國,都被視為可能的新成員,其中泰國更被認為可望成為TPP十一個原始國之外的第一個新成員。
台灣是一小型開放經濟體,「出口」則是引領台灣經濟成長的重要引擎;因此,「加入CPTPP」將可提高與貿易夥伴的互補互利關係、分散及擴大出口市場、促進經濟成長,強化台灣在亞太區域的供應鏈角色,同時降低貿易戰的威脅。目前,在CPTPP成員國中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及越南是台灣前10大貿易夥伴,若台灣得以加入,將有助與區域內其他成員成長與合作,也將促進台灣產業更易融入亞太經貿整合,獲得新商機。
此外,雖然台灣一再強調要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但由於中國大陸參與其中,此項在近期實現性的可能性較低,甚至流於口號形式。但事實上,CPTPP與RCEP的會員國是有所交集的,諸如新加坡、汶萊、馬來西亞、越南、澳洲、紐西蘭、日本等國家,皆同時參與CPTPP及RCEP。台灣或許可以藉由「加入CPTPP」,與RCEP國家有更多的接觸。
尤其近來亞太區域經貿整合持續增溫,不僅RCEP預計於年底集會時能達成廣泛協議,CPTPP亦有實質進展,政府除積極表達參加意願外,更應積極著手,協助台灣產業拓展國際市場。
政府應協助降低參與區域經貿整合後對產業發展的衝擊
一直以來,台灣產業界對於政府推動加入區域經貿整合,都非常支持,甚至認為政府要更加積極投入資源,協助廠商拓展外銷市場,促使各國願意與台灣進行經貿、產業等各方面的交流與合作。是故,強化台灣與CPTPP成員國間的經貿產業連結,將是政府推動「加入CPTPP」的首要任務。
畢竟,亞太區域在產業鏈關係與區域快速整合下,將使參與整合的國家之間的經貿產業關係更為穩固,從而使其貿易往來與經濟快速發展。過去亞太區域在全球供應鏈分工,有相當緊密的連結,而台灣更是擔任著重要的角色。但是近年來,隨在亞太區域經貿越趨整合,台灣遲遲卻無法順利加入,不僅造成產業及人才出走,進而面臨空洞化及邊緣化危機。因此,惟有加速推動貿易自由化和區域經濟整合,與其他國家洽簽相關經貿協議,以帶動投資和經貿的成長,增強台灣的競爭力,才能因應全球挑戰。
尤其近來美中貿易戰延燒的全面性挑戰及影響下,台灣身為全球供應鏈的要角之一,任何產業都無法置身事外。政府除了提供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外,更要做好把關措施,吸引高附加價值、高自動化產業回流,讓低附加價值的產業轉往東南亞發展,才能促進台灣產業升級。
毋庸置疑,台灣需要更開放、更競爭的環境,如此才能讓市場機制充分發揮,產業競爭力得以持續提升,而「開放市場、打擊貿易保護主義、促進經濟整合」,是CPTPP的宗旨,「加入CPTPP」,將成為台灣未來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關鍵。是故,政府應充分了解「加入CPTPP」或其他區域自由貿易協定對產業的影響,確實掌握並協助可能受影響的廠商,避免其受到衝擊。對此,除積極與產業界充分溝通及對話外,更應將產業界與其他相關受影響的利害關係人意見納入談判考量。如此,才能降低對產業的衝擊,為「加入CPTPP」作好萬全準備,最終嘗得美好果實。
*作者任教於致理科技大學企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