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今天所見的吸引臺商「鮭魚返鄉」政策,發軔於2012年馬英九政府,當時經濟部為爭取臺商製造業回流臺灣投資營運,設定每年吸引臺商回流投資,至少46家、投資金額2,000億元之政策目標。
但可惜的是,這項政策的施行,到兩年之後的2014年,每年吸引僅20餘案,累計金額亦僅兩位數,根本達不到初始政策目標值的四位數。
也因此,這一臺商「鮭魚返鄉」政策全案,已於2014年8月正式喊停。
2018年臺商回臺投資意願驟降
在客觀上,在中國的臺商要「鮭魚返鄉回流投資臺灣」的意願並不高。
電電公會從2000年起,連續18年發布「中國大陸地區投資環境與風險調查」報告,隨著產業結構快速變遷,2018年對中國大陸投資環境評估報告,也由原來風險評估1.0版,升級為更積極的產業發展2.0版,針對中國大陸112個城市進行調查,有效問卷2,136份。2018年8月30日公佈「2018年調查報告」發現,臺商對中國大陸經營的五大趨勢現象,呈現「一升四降」:包括臺商對大陸佈局意願下滑、臺商與大陸企業合資意願上升(臺商自陸撤資尋求接手)、回臺上市融資意願下滑、回臺投資意願下滑及對未來中國大陸經營預期呈悲觀態勢。
這是中美貿易大戰爆發以來,第一個針對臺商在大陸經營所做環境衝擊的調查。報告顯示,臺商回臺投資及上市融資意願「雙降」,不啻是臺灣資本市場大警訊。
臺商返臺上市意願不如留在大陸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增加對大陸投資佈局及回臺投資或上市融資,都出現下降,顯示臺商在兩地投資佈局意願都受到影響;而針對2018年「企業佈局策略」,無論是「擴大對大陸投資生產」或是「希望回臺上市融資」、「希望回臺投資」的比例都大幅度下降,其中臺商返臺上市創5年新低,是一大警訊。
這次調查發現顯示反差最大的是:臺商返臺上市意願連八年上升後,首度下滑;早在報告發布之前,市場已有高蹈傳聞,大陸上市企業本益比高對企業籌資有利,同樣是科技業,臺灣本益比大都約十倍,大陸則高達三、五十倍,使得臺灣企業不願在臺上市、積極西進掛牌。
中國政府積極鼓勵台企到A股掛牌上市,近期有多家規模台資企業熱烈響應,最著名的是鴻海集團旗下工業富聯(FII),而台資企業積極赴陸掛牌「FII效應」,正在擴大蔓延。
2018年臺商回臺投資意願驟降,最主要還是受到「兩岸關係不穩定」所肇致,多數大陸臺商都認為:倘若蔡英文政府極左派意識形態治國理政策略不調適改變,產業經濟政策的「空心化」以及生態環保政策「偏執民粹化」、基本勞動政策「極端臺灣式保護主義」、民營企業公司法制政策「高度社會主義化」等問題無解,肇致整體臺灣投資營運環境嚴重惡劣化,則不知道臺商「回來以後能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