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山專欄:絕對民粹治國,領袖當然無能領導臺灣

2018-09-19 07:10

? 人氣

作者認為,總統蔡英文2016年就任總統至今,充分凸顯出「臺灣型民粹主義」引申的國力斲喪、國民福祉挫損,甚至癱瘓了國家經濟吸引力及全球競爭力。(資料照,甘岱民攝)

作者認為,總統蔡英文2016年就任總統至今,充分凸顯出「臺灣型民粹主義」引申的國力斲喪、國民福祉挫損,甚至癱瘓了國家經濟吸引力及全球競爭力。(資料照,甘岱民攝)

蔡英文獨裁治國兩年來,所充分凸顯出「臺灣型民粹主義」引申的國力斲喪、國民福祉挫損,乃至全面頹壞國家經濟吸引力及全球競爭力禍害,已難以彌補。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極端化民粹主義凸顯國家統理與政府治理大考驗問題

民粹主義與國家經濟、社會和政治危機之間,有著高度正向函數互動聯結關係;最近廿年來民粹主義的高升崛起,正顯示臺灣經濟社會的「國家統理與政府治理」(State Governance and Agency Administration)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嚴重考驗。

民粹主義(populism)乃指社會平民最普遍主張的政治或經濟理念,又稱平民大眾主義、公民主義,民粹主義本質就是精英主義的反義詞,是社會科學語彙中最欠缺精確定義的名詞,卻已成為今天臺灣社會最具強烈主導性的政治語言。

菁英主義(Elitism)則是依現實主義理解和闡釋政治與社會結構及發展的一種理論,認為一個進步國家社會,就應該由少數具備知識、財富與地位的社會菁英,進行政治決策,主導社會走向,臺灣七十多年經濟社會發展,尤其是兩蔣時代,一直都採取的是菁英主義治國策略模式,而成就成功的;但今天臺灣的菁英主義,卻已成為當前執政的極左黨派所極力要仇恨抗反,甚至徹底殲滅的「異形族群」。

20180912_民進黨中常會,今邀屏東縣長潘孟安(左一)報告政績。總統蔡英文(左二)。(顏振凱攝)
民進黨中常會,今邀屏東縣長潘孟安(左一)報告政績。總統蔡英文(左二)。(顏振凱攝)

高度明確排他性的蔡英文民粹主義

過去廿一年來,民粹主義在臺灣已具體變成為一種極其特別的「政治道德想像」,也變成為一種治國模式抉擇的最緊要認知方式,要勝選當家統理國政,發展國家社會經濟,唯有讓「道德高尚愛臺灣的全民」(基本上專屬於民進黨的虛構化身),來全力對抗「腐敗且根本道德差勁的菁英」(基本上專指所有反對民進黨的族群)。因此為成就利用民粹主義奪取政權謀略,就必須絕對「批判菁英」與「殲滅菁英」。

從國際政治經濟發展歷史驗證看,民粹主義的出現,乃跟隨「代議政治」而來,可以說,民粹主義是民主政治最不堪的陰影。幾乎所有民粹主義者都堅定認為,國家政體不應該分裂、人民必須成為一體,而且所有人民都能有一個真正的代表;因此,民粹主義的核心主張,就是「反多元主義的道德形式」,凡是不能效忠這種「道德主張」或「政治價值」的政治行動者,就是民粹主義者的「非我族類」。

而更為重要的是,民粹主義者都有一套必須要「部分替代整體(pars pro toto)」的立論基礎,同時也要有一種「具有明確排他性代表地位的主張」,也就是說,倘若一個經濟社會「不存在可以全體人民為名義的代言人」,就不會有民粹主義。

祇有三分之一是「真正的臺灣人民」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建山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