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上周日本央行意外加息,將政策利率上調了15個基點。此舉讓投資者擔憂;隨著日本加息,日元可能升值,那麼規模巨大的套息交易可能難以為繼。
本周一,在美國經濟預期的低迷情緒下,疊加日本加息的影響,全球投資者開始進行「套利交易逆轉」(unwind)的操作,即賣出美元、港幣等高利率資產,買回日元。而此前因為利差導致對日企收益的樂觀情緒也不復存在,拋售就此展開。
美國經濟真的要衰退了嗎?
有這種擔憂,來自上周五公布的美國就業數據,7月份創造了11.4萬個就業崗位,遠低於預期的17.5萬個,失業率也升至 4.3%,創下近三年來的新高,這觸發了一個被稱為「薩姆法則」(Sahm rule)的經濟學法則。
該法則以美國經濟學家克勞迪婭·薩姆(Claudia Sahm)的名字命名,它指出,如果三個月的平均失業率比過去12個月的最低水平高出半個百分點,那麼這個國家就處於經濟衰退的初期。
由此測算,美國7月份的失業率有所上升,因此三個月的平均失業率為4.1%。而去年的最低水平為 3.5%,高出0.6%,符合「薩姆法則」中衰退初期的條件。
更令人擔憂的是,美國聯準會上周投票決定不降息。而其他發達經濟體的中央銀行,包括英格蘭銀行和歐洲中央銀行,最近都降低了利率。
聯準會維持利率不變,但其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稱,9 月份降息是可以考慮的。這一表態引起了市場擔憂——聯準會採取行動的等待期是否太長了。
降息意味著借貸的成本更低,這在理論上應該會對經濟起到促進作用。但如果就業數據表明經濟已經開始下滑,那麼人們就會擔心聯準會即便降息也為時已晚。
除此之外,還有科技公司及其股價。科技公司的股價長期上漲,部分原因是對人工智慧(AI)的樂觀情緒。上周,晶片製造巨頭英特爾宣佈裁員15,000人。與此同時,市場傳言稱競爭對手英偉達(Nvidia)可能不得不推遲發佈新的人工智慧晶片。
隨之而來的是科技重鎮美國納斯達克指數(Nasdaq)的血洗。納斯達克指數在幾周前創下高點後,周五暴跌 10%。
這助長了整個市場的恐懼因素,而這正是危險所在。如果股市恐慌持續,股價繼續暴跌,聯準會有可能在9月份的下次會議之前介入,並降低利率。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首席經濟學家尼爾·希林(Neil Shearing)認為,「如果市場失調加深並開始威脅到具有系統重要性的機構和/或更廣泛的金融穩定」,這種情況就可能發生。
但也有些好消息。「薩姆法則」的提出者本人在周一告訴美國媒體,「我們現在並沒有陷入衰退。」
她補充說,「經濟衰退並非不可避免,還有很大的降息空間。」
其他人則對就業數據持模棱兩可的態度。
「雖然報告很糟糕,但並沒有那麼糟糕。」希林認為,最近席捲美國的颶風貝里爾可能是造成 7 月份薪資數據疲軟的原因之一。其他數據顯示勞動力市場正在降溫,但並未崩潰。
希林補充說:「解僱人數似乎沒有增加。」 而 7 月份平均每周工作時間的小幅下降並不意味著經濟衰退, 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