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股市坐上「雲霄飛車」——周一(8月5日)暴跌,經歷「黑色星期一」,周二則大幅反彈。
本周一,日經225指數跌12.4%,收報31506點,已抹去今年以來所有漲幅。其盤中跌幅已經超過了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收盤跌幅12.4%則是日本股市歷史上第二大跌幅。
不僅日本,亞洲股市普遍暴跌,韓國綜合指數盤中跌幅一度擴大至10%,為2008年以來最大跌幅,收跌8.77%;台灣股市方面,台灣證交所加權股價指數收跌8.35%,為歷史最大單日跌幅,其中台積電領跌大盤,股價跳水9.8%。此外,印度、澳洲、新加坡股指都在不同程度大跌。
到美國開盤時間,股市重挫,尤其是科技股。納斯達克指數崩跌超過1000點,達6.34%;標普500跌3.65%。
這一輪大跌中,中國A股和香港股市躲過一劫,僅小幅下跌。
周二,日本股市又大幅反彈。開盤後一度漲幅超過10%,收復前一天大部分跌幅。韓國開盤上漲4%,台灣上漲3%。
三點原因導致暴跌
周一暴跌的原因何在?
穆迪分析(Moody's Analytics)列出了三點原因:
#暴跌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們對美國可能走向衰退的擔憂;
#儘管經濟數據不佳且通膨放緩,但日本央行上周三卻意外上調了短期政策利率,並表示未來還將上調更多利率,日元因此飆升,而此舉削弱了日本製造業的出口競爭力,因此日本股市受到打擊尤為嚴重;
#與人工智慧相關的科技股也受到衝擊,影響了台灣和韓國的股票估值,這些地區的晶片製造商生產了全球大部分用於人工智慧應用的高端半導體。
換言之,恐慌情緒的源頭來源於美國最近經濟數據帶來的擔憂;日本因為恰好上調利率,導致日元飆升,連鎖反應下,受傷尤為嚴重;而韓國、台灣受到連累,科技股受傷較重,而上述兩國股市科技股成分較高,與美日市場關聯也大。
上周五,美國公布就業數據,7 月份美國經濟新增就業崗位 11.4 萬個,低於投資者預期的 17.5 萬個。失業率升到三年來最高水平,加重了市場對美國經濟衰退的擔憂,再加上中東動蕩加劇,使市場拋售情緒在周一開盤時爆發。
受傷最終的日本股市更為獨特。過去一年半,聯準會維持高利率,日本央行則沒有跟著升息,而是按兵不動。
因此,日元對美元不斷貶值,投資者借機進行大量的套息交易。即投資者以日元進行廉價借貸,以美元或歐元進行高收益投資,同時拿到利息差和投資收益,這種交易蓬勃發展,使日幣進一步走低。
對於日本公司而言,也樂於見到這種情況,因為日本企業有大量投資在海外,賺取美元,在日本的財報則用日元結算,使其收益增加,國際投資者在過去一年湧入日本股市,推高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