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應對經濟疲軟,習近平政府全力支持製造業擴張,但《華爾街日報》認為,中國的補貼策略嚴重擠壓了世界各地的企業,引發對新一輪全球貿易戰的擔憂。
《華爾街日報》指出,習近平領導的中國政府推行「先立後破」的國家主導製造業模式、建立全方位工業供應鏈、反對美國式的消費主義,這項戰略導致中國製造業產能大幅增加。自2021年底以來,中國包括製造企業在內的工業貸款成長高達63%。政府補貼也大幅增加,深圳和上海上市公司2023年獲得的政府補貼達330億美元,較2019年成長23%。其中,電池製造巨頭寧德時代獲得約7.9億美元補貼,是2022年的兩倍。這種大規模的財政支持使中國製造業產能迅速擴張。
產能過剩
數據顯示,中國整體出口成長10%,遠高於全球1.5%的平均水準。2023年,中國鋼鐵出口成長36%,引發國際市場對中國鋼鐵產能過剩的擔憂;在新能源領域,中國今年計劃生產750吉瓦太陽能電池,遠超220吉瓦的國內需求;化工行業新增供應預計將佔全球80%。這些數字凸顯了中國製造業產能過剩的嚴重程度。
中國製造業的快速擴張,自然引發全球各國反彈。歐盟決定對進口自中國的電動車徵收關稅;美國今年稍早也提高了對中國鋼鋁、電動車、太陽能電池等產品的關稅;印度、日本、英國等國紛紛展開反傾銷調查。這些措施反映了國際社會對中國製造業擴張的擔憂和不滿。
習近平的兩大思路
面對國際社會的質疑,中國政府否認存在產能過剩問題,然而中國內部確實也有擔憂產能過剩的聲音。《華爾街日報》指出,中國政府推行「先立後破」戰略的深層次考量,源於習近平的兩大思路:一是建立全面工業供應鏈,以避免在面臨西方制裁時受到嚴重損害;二是反對美式消費主義,認為這種模式導致資源浪費。這一戰略意味著中國將優先支持電動車、半導體等戰略產業,同時保持在鋼鐵等傳統行業的優勢地位。
中國製造業的大規模擴張正在重塑全球產業鏈,在電動車、太陽能、化工等多個領域,中國企業的產能早已遠超國內需求,轉而大量出口國際市場。這不僅擠壓了其他國家企業的生存空間,也引發了對全球產業結構失衡的擔憂。政策顧問以及與中國官員進行過商討的人士表示,中國官員現在否認存在產能過剩問題,是因為中國政府不想為歐美國家加徵關稅或採取其他報復性行動提供理由。
中國衝擊2.0
《華爾街日報》分析,習近平目前面臨的風險,是現在的情況與21世紀前十年的第一次「中國衝擊」不同。當時中國製造的廉價產品在美國消滅了200萬個工作機會,但也確實讓西方消費者受惠。然而中國最新的舉措可能會引發非常多的保護主義措施,中國最終不會找到多少規模可觀的市場用來銷售產品。
柏林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Mercator Institute for China Studies)分析師甘特(Jacob Gunter)指出,部分國家過去並不介意中國產能過剩,因為像是德國汽車製造商就受益於廉價中國產零部件,「但現在,中國的產業政策正瞄準西方經濟的心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