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宗記觀點:AI時代的人民幸福感

2024-08-29 06:50

? 人氣

AI促進很多的產業發展,其應用也實質發揮在各生活層面。(取自Pixabay)

AI促進很多的產業發展,其應用也實質發揮在各生活層面。(取自Pixabay)

近年每當主計總處發布家庭收支調查報告或受僱員工薪資統計,總在媒體、輿論或網路上引發物價上漲、實質薪資倒退、所得分配不均及貧富差距惡化等討論;各國實證研究皆顯示所得與人民的幸福感息息相關。不禁回想起民國一零一年馬英九總統的第二個任期時,主計總處曾依循OECD「美好生活指數(Your Better Life Index)」架構,著手建立、並公布「國民幸福指數」,其內容包括居住、就業、教育、健康、環境及工作、生活平衡等面向;以別於國民生產毛額等經濟硬指標來衡量國民福祉的侷限性。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建構幸福指標雖早已成為國際趨勢及重要學術研究議題,後因「各界多僅關心整體綜合性指數及國家排名變化,反而忽略眾多個別指標反映之福祉變遷訊息,窄化福祉觀察標的」,主計總處於民國一零六年起停止編布國民幸福指數。

另《遠見》於民國一零一年四月進行一項國人幸福感調查,評價個人生活、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外表、生活成就感、生活價值評估、朋友關係、家人關係、社區歸屬感、財務及收入、未來生活保障信心、以及快樂等12個幸福感面向之滿意度,以此測量國人的個人主觀幸福感。當時統計結果得到全民幸福感分數64.2分(未經人口變項之加權則為64.9分),宣稱是台灣第一份的人民幸福感成績單。《遠見》在同年度第二次調查中,同時請受訪者評價其個人對於前述12個幸福感面向之重要度,其結果顯示民眾認為最重要的是家人關係,其次是身體健康;最不重要面向為社區歸屬感。

歷經多年,各項民生、經濟相關之統計數據發布與民眾感受仍具有相當的落差;都說台灣幸福,但人民無感,網民酸言酸語總是不斷的循環出現。筆者剛執行完成的國科會研究計畫,特別進行與當年《遠見》相同的幸福感調查(電訪時間為去年),獲得前述12個幸福感題目的平均分數(未經加權)為67.75分,較十一年前增2.85分。也許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民眾認為最重要是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再其次為家人關係;社區歸屬感仍為最不重要、且滿意度亦最低。

利用嚴謹的統計模型對此調查資料進行驗證分析,在考慮人口變項下,關於個人的收入和財務用來應付日常生活支出的足夠性是為影響所有12個面向幸福感之滿意度的最重要因素。這也說明為何一般受薪民眾對於物價的敏感度是遠高於官方一籃子物價指數所呈現的變化,或者面對房價高漲所帶來居住正義之相對剝奪的深刻感受。其次影響各面向幸福感的重要決定因素則為薪資所得或年齡,再其次為教育程度等。

在排除人口變項因素,若僅檢視重要度與滿意度之間的相關性,模型分析顯示社區歸屬感、家人關係、朋友關係三項的重要度,依序是影響所有12個幸福感面向之滿意度的最顯著、且重要的因素。另最具關鍵、且前所未見的發現在於,儘管國人對社區歸屬感的自我認知重要性和滿意度之得分都是最低,但將自己視為社區一部分的重要性在增強所有主觀幸福感面向的滿意度,皆具有最顯著、決定性的作用。全面地瞭解個人價值、生活各領域的重要性與滿意度之機制,應用於公共政策之制訂及有效的資源分配決策,對提升人民幸福感至關重要。

面臨AI時代,對許多人而言,歸屬感可能會從實體社區轉移到數位或基於興趣的社區(社群);在這樣社區中,聯繫是基於共同的愛好、信仰或線上活動,不是地理鄰近性而建立的。AI促進很多的產業發展、其應用也實質發揮在各生活層面;但也伴隨著一些負面影響,例如詐騙、成癮或孤獨等。關於社會、生活環境中的應用,AI是否能始終來自人性,在於能以平衡社會、生態和經濟價值為目標。政府的施政方針,應致力於讓全民感受應付日常生活的支出是非常足夠,此可非常直接的提升個人幸福感;全民所得的提高,是重要的方法之一。而關注於AI對群體福祉,則是創造很好的契機,縮短我們與幸福的距離。

*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統計學系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