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心屏專文:120公分教授─學生是我的至寶

2024-08-30 05:50

? 人氣

教職的目的:用生命影響生命

隨後她取得英國布魯內爾大學的任教機會,曾經以為自己會留在英國直到退休,沒想到來自於中央大學的邀請打動了她,可是,回台以後,她發現台灣學生與英國學生大不相同,「在英國是學生追著我跑,而在台灣是我追著學生跑。 在英國,如果我不把辦公室門鎖上,隨時都有人敲我的門;在台灣,我不打電話請學生到辦公室的話,通常不會有人到我辦公室,台灣學生普遍缺乏主動性。」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陳攸華受邀返台任教的那年,聯合報以頭版報導她的生命故事。(陳攸華提供)
陳攸華受邀返台任教的那年,聯合報以頭版報導她的生命故事。(陳攸華提供)

她教的雖是碩博士班,學生的表現不見得比大學生成熟,陳攸華自己曾受教於嚴格的老師,這些老師對她的性格養成扮演重要角色,「如果沒有老師就沒有今天的我,我希望我的學生能像我一樣有很好的成長,所以我應該付出,這是我給我的老師們最好的回饋。」

她開始以跟學生共進晚餐的方式,邊吃邊聊,拉近和學生的距離。陳攸華認為,學生的問題都在於「背後的問題」,如一位學生講話總是不加思考,深聊後才發現學生來自於家暴家庭,只要跟父親講話時多一點思考就會挨拳頭,以至於他與人溝通總不加思索就出口。

還有一位學生父親早逝,母親把注意力全放在他身上,如果他對母親的意見稍有不從,便以「要去養老院住」情緒勒索,讓這位學生總是不敢有任何意見。另外有個學生跟母親總是達成某種「妥協」,只要唸書媽媽就會讓他做某件事,但這學生成績未達標,媽媽還是讓他做那件事,使得他面對老師的要求時,反問老師為什麼不會妥協?「因為我媽媽會妥協,老師妳太沒彈性了!」

甚至有「直升機父母」,為孩子準備一切,一名備取生就是由父母親打電話到所裡詢問何時得知正取結果,而不是自己打來問。

陳攸華一心想培養學生們的思辨能力、驅動他們的意志力和毅力,活出價值,她把這些和學生互動的故事,寫成《120公分的愛》一書,情詞懇切地鼓勵學生,也語重心長地喊話:「為人父母者一定要檢視自己對孩子的愛是什麼性質的愛,能不能幫助孩子獨立,未來能面對真實的社會?」

在英國教書時,曾有位資深老師告訴她:Never give up any student. 所以,「不要放棄」一直在她的信念中,雖然有時會沮喪,學生好像在跟她說:老師請放棄我吧,但她總不忘擔任教職的初衷:「用生命影響生命」。

「我把學生當自己的孩子看待,當作至寶、珍珠,希望他們閃閃發亮!珍珠需要琢磨才會發亮,所以我給他們的愛,不是所有事都順著他們。」

一個以前只求六十分的學生,進入研究所後原本適應不良,後來會把事情做到最好,畢業時得到科技公司的工作機會,學生父母特別要求到研究室當面感謝老師改變了孩子,「這就是我最大的成就!每當我在教學時遇到挫折,想到這段經歷就能激勵我:用生命影響生命,當生命被改變了,日後他們也會影響其他的生命,無限延續下去…」

每到傍晚五、六點,學生就會問:「老師今天吃什麼?跟誰吃飯?」跟學生的晚餐約會已是陳攸華的研究室傳統,笑語中,學生向她傾吐各種問題和瑣事,這是她最享受的時刻。

被稱為「全台最迷你教授」的中央大學網路學習科技研究所教授陳攸華來到趙心屏的podcast節目,她形容學生是珍珠,必須琢磨才會發亮(趙心屏提供)
被稱為「全台最迷你教授」的中央大學網路學習科技研究所教授陳攸華來到趙心屏的podcast節目,她形容學生是珍珠,必須琢磨才會發亮(趙心屏提供)

每一次挫折都可能是另一個機會。高普考對她關上了門,卻開啟了她繼續深造之路,發現學術研究與教學才是最愛;曾經她也想擁有婚姻,後來深感單身是一種恩賜,讓她有更多時間全心放在學生身上。挫折磨礪了生命的韌性,陳攸華多麼希望年輕的孩子永遠正面迎向挑戰,「放棄,才是真的輸了!」

聆聽趙心屏《人生從此不一樣》podcast專訪陳攸華(約39分鐘)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前主播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