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法法庭預計將於本周五宣布「廢死釋憲案」判決結果,將影響台灣是否廢除死刑,引起社會關注。中華人權協會與台灣審議民主協會今(18)日舉行記者會指出,不論是大規模民調,或參與公民審議會議的公民,有8成以上反對廢除死刑,
中華人權協會理事長高思博表示,經過調查發現,在參與公民會議後主張廢死者從17%降為9.2%,反對廢死者由81.6%下降80.2%,未表態者由1.4%提升至10.6%;顯示反對廢除死刑者仍超過8成,反而是支持廢死者明顯減少,轉為不表態;可見廢死與否,對民眾而言,仍屬於過度理想化的概念。
而在公民審議會議後,對於「只有故意殺人始得處死」,贊成者從75.9%降為59.6%;而「以終身監禁不得假釋代替死刑」,贊成者從43.3%降為34.1%。高思博指出,此結果顯示民眾吸收了大量司法實務資訊後,對調整死刑等基本法制態度審慎,尤其知悉現行「無期徒刑」並非所謂終身監禁,且終身監禁也面臨違憲爭議和實務面不少難題後,更是如此。
另外,關於「對於重大犯罪,應重視社會及被害人家屬對於公平正義的渴望,保留法院判處死刑的選項」,在公民會議後有81.6%民眾支持;而「維持死刑並沒有違反國際潮流」,也有80.9%支持者,與先前大樣本結果的差異不大。
至於廢死應該由誰決定,在公民會議後,認同「由大法官決定」者,由14.9%增至16.3%,差異不大,可見民意對於大法官是否能決定死刑存廢,多數仍是不認同;至於「廢除死刑應該由公民投票或立法院制訂法律來決定」,雖由支持者81.6%下降至72.4%,但仍顯見這是大多數民意。
高思博呼籲大法官,廢死判決應以司法公信力做為最核心的考量,而非執著於個人的道德觀或價值觀,司法公信力是依靠一代一代法律人接力耕耘、爭取社會支持,而非依靠特定政治力量對自己的價值觀支持而來。「大法官離任時可自問,留給下一任憲法法庭的公信力是變強還是變弱?」
高思博喊話,司法積極主義不能濫用,否則將傷害司法公信力,尤其如果要依憑特定的政治力量貫徹個人價值觀,與社會價值觀對立,是自毀司法公信力之舉。
更多風傳媒獨家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