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英特爾(Intel)技術優勢下滑、落後競爭對手,不但不再是十大半導體公司,市值甚至不到人工智慧晶片大廠輝達市值的零頭。在低迷陰影中,美國《華爾街日報》週五(20日)獨家報導,美國晶片大廠高通(Qualcomm)在最近幾天向競爭對手英特爾(Intel)提出了收購方案,引發市場關注。英特爾未來何去何從,《經濟學人》也特地針對其能否在AI時代重振旗鼓,做出深入分析。
英特爾的黃金時代:從摩爾定律到市場主導
《經濟學人》指出,自1968年成立以來,英特爾一直與「縮小化」(shrinkage)同義。在最初的四十年裡,這是一種讚譽。大約每兩年,英特爾就會推出新的電晶體,大致是在相同的矽晶圓上安裝兩倍數量的晶片(而且價位相仿),這種規律後來被稱為「摩爾定律」。這是英特爾能夠壟斷記憶晶片市場的秘訣,在1980年代「記憶體」商品化時,更壟斷了推動隨後PC革命的微型處理器市場。
市值暴跌:英特爾面臨的嚴峻挑戰
但在連續兩次災難性的季度財報之後,當英特爾與「shrinkage」並列,大家想到的不再是電晶體的「縮小」,而是公司市值的「萎縮」與「縮水」。英特爾的市值已從2024年1月份的2100多億美元,大幅萎縮至840億美元,甚至低於其工廠和設備的價值。人工智慧(AI)熱潮對矽晶圓的巨大需求,雖然推動其他晶片公司的發展,但英特爾的股價卻出現自1990年代以來少見的便宜價位。甚至有人認為英特爾可能會被踢出道瓊工業指數,昔日地位將被輝達(Nvidia)取而代之。
英特爾緊縮措施和翻身計畫
《經濟學人》指出,2024年8月初,英特爾執行長季辛格(Pat Gelsinger)宣布裁員超過1萬5千人,年度資本支出也將從250多億美元縮減至200億美元,年度股息從30億美元降至零。季辛格在給員工的信中寫道:「我們的成本太高,利潤率太低。」隨後幾天,英特爾的股價縮水了3分之1,拜登政府中渴望復興國內晶片產業的官員,想必也會為此種發展感到擔憂。
季辛格最初的翻身想法,集中在將英特爾分為無晶圓廠設計工作室和英特爾代工服務(IFS)。設計部門擺脫了內部生產的束縛,可以選擇最適合自己需求的代工廠。IFS失去了專屬客戶,將憑自身實力贏得業務。這一切看似合理,但它理所當然地認為英特爾能夠繼續從CPU中賺錢,並重新掌控「摩爾定律」的主導權,然而因為英特爾的生產失誤,主導權早就被台積電拿走。
錯失良機:手機晶片與AI領域的挑戰
《經濟學人》指出,英特爾面臨的困境並非一朝一夕。在2000年代末期,PC業務帶來的豐厚利潤使英特爾對手機晶片需求的激增視而不見。它堅持自己生產處理器,即使當競爭對手轉向「無晶圓廠」模式,將生產外包給台積電(TSMC)等代工廠。反覆的製造失誤延遲了新中央處理器(CPU)的推出,讓與台積電合作的無晶圓廠競爭對手AMD搶走了市場。最近,英特爾完全錯過了專業AI晶片的崛起,這使得輝達一度成為市值3兆美元的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