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廷輝也透露,上海市台辦副主任李驍東在餐敘時,跟林廷輝說:「你在電視上要多幫上海和雙城論壇多說說話。」林廷輝則直言:「大陸方面突然取消台灣34項農水產品免關稅,只會把台灣人民愈推愈遠,台灣會找到其他銷售出路。」
另據與會學者指出,大陸涉台學者申請來台交流「被打槍」,對陸委會頗有微詞,甚至是批評。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學者團原訂9月中旬來台,原本將到政大國關中心、政大東亞所交流,而另一團廈門大學校長團原訂9月8日來台,卻在出訪前夕專案申請未過,被遞延至10月,但10月是否會放行還很難說。
賴政府「唯美主義」,俄烏戰後「鎖定東歐」
賴清德上任後,兩岸關係較為緊張,這次上海交大舉辦是較大型的兩岸交流學術會議,林廷輝是會中與綠營關係較近的學者,堪稱「萬紅叢中一點綠」。在會中,林廷輝發表了〈台灣面臨的外部換屆和對外政策走向〉,文中重點有四:
一、賴清德上台後,未完全如外界所言「蔡規賴隨」,比如外交部對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文採取攻勢作為,可看出兩人作風不同。從520就職演說,7月民進黨全代會上的演說,以及接受電視台專訪提到《璦琿條約》俄國歸還領土等問題,引起兩岸不小的波動。
二、國安人事變動雖然不大,但採取「積極作為」的氛圍非常濃厚,這可能也會影響到這段期間政務官員的考核,如果2026年底的九合一選舉中,只要賴清德團隊能較蔡英文團隊選得更好,那2027年初的內閣改組也將與國安人事一同考慮,能被賴清德賞識的將可獲得留任。
三、林廷輝援引國際關係理論大師沃爾茲(Kenneth Waltz)的「結構現實主義」理論,台灣在目前國際權力結構的制約下,的確受到許多「身不由己」的限制。
四、對賴清德政府來說,美國和日本當然仍是對外政策的主軸,特別部分的對外關係都圍繞著「唯美主義」,蔡英文政府的「新南向政策」,雖在具體作為上會持續下去,但似乎並非賴清德政府的歷史功績。
因此,當副總統蕭美琴在選後就職前訪問東歐,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9月初前往捷克,都在說明如果俄烏戰爭告一段落,在配合美國政策的前提下,賴清德政府應會將主力放在經營「東歐事務」,以成就其對外事務的歷史功績。
縱然北京「寧左勿右」,紅綠學者交流有譜
林廷輝也在對岸學者交流中舉了德國為例:2021年德國在前總理梅克爾主政下,兩艘軍艦選擇避開台海;2024年現任總理蕭茲主政,不客氣對中國回嗆,台海是國際水域,享有自由航行,兩艘軍艦穿過台海符合國際法。歸咎原因,可能是2015至2023年連續八年中國是德國最大貿易夥伴國,而從2024年第1季開始,美國已成為德國最大貿易夥伴國。德國與美國貿易關係加強,再加上今年4月總理蕭茲帶團訪問中國後,以為會強化中德貿易關係與投資,但沒想到回國後對外表示,德國企業應該和中國保持距離。
此番交流似有歷險歸來之感,林廷輝跟《風傳媒》說,沒想到他居然沒進「小黑屋」,既然他可以去對岸,顯示還是可以促成「民共學者對話」,以及正常交流。即便中共當局「寧左勿右」,但餐敘時,內部傳遞出來的訊息,還是與在台灣有所不同。
更多風傳媒獨家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