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itico:能源市場並未恐慌
對於油價是否出現嚴重波動,美國政治媒體《Politico》則有不同看法。《Politico》指出,以色列隨然可能炸毀伊朗的石油設施,能源市場卻未出現恐慌情緒。過去中東地區經常發生衝突,令原油市場惶恐不安,也拖累了經濟。但現在中東的軍事衝突並未帶來油價的急劇上漲,這對拜登政府來說是可喜的進展。
《Politico》承認,以色列和伊朗戰爭升級的風險確實正在考驗市場信心,但是過去二十年美國、巴西和其他地方的石油產量增加,使全球燃料供應多樣化,因此原油市場對中東的依賴程度降低。即便拜登承認以色列正在考慮攻擊伊朗石油設施後,油價確實出現漲勢,但華府近東政策研究所(The Washington Institute for Near East Policy)的分析師奈茲(Michael Knights)樂觀認為:「無論(中東局勢)有多瘋狂,對石油的影響都微乎其微。」
以這次伊朗對以色列的飛彈攻勢為例:美國原油期貨價格在1早上一開始跳升超過5%,當時市場上傳出伊朗飛彈即將發射的警告,但在伊朗發射飛彈攻擊後,價格迅速縮小漲幅,大部分飛彈在擊中目標前已被摧毀。拜登發表講話後,油價在3日再度跳漲,最終突破 73 美元,但仍遠低於今年夏天大部分時間在80美元以上的交易水準。
專家對《Politico》表示,即使大規模衝突擴展至伊朗的產油鄰國,油價最多也只會提升至每桶100美元左右,美國國內的油價將被推高至每加侖(約3.78公升)3.50美元至4.50美元之間。根據美國汽車協會的資料,美國加油站上週的平均油價是每加侖3.19美元,比一年前下降了約60美分。若與2022年3月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時相比,這個波動其實沒有那麼驚人:當時原油價格創下接近每桶124美元的相對高點,美國國內的油價則推高至每加侖5.03美元的紀錄。
《Politico》認為,美國石油產量目前已升至歷史上任何國家的最高水準,加上南美洲的產量增加,中國燃料需求疲軟,都緩解了市場對中東石油的依賴,也拖累了全球油價。分析師表示,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利比亞和其他產油國都還有剩餘產能,如果以色列真的襲擊伊朗油田或出口設施,這些產能將可輕易補足任何供應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