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收入一定比女人多?錯!疫情隔離和製造業衰退,讓美國年輕男性陷入迷惘

2024-10-10 12:10

? 人氣

羅伊和其他社會學家分析,造成美國男性「迷惘」的原因包括:傳統性別角色和單薪家庭結構改變,以及以男性為主的製造業陷入衰退;當更多女性受到更高等教育後大量湧入勞動市場,兩性在個人工作、經濟境況上的差異也日益顯著。

「這個家庭、這個社區或社會到底需不需要我?這是(美國)年輕男性煩惱的問題」美國男孩與男性研究所(American Institute for Boys and Men)主席里夫斯(Richard Reeves)表示。這個跡象早在幾年前就出現,當時高中男生升學比例大幅下降,如今這群男性年齡來到20幾歲,他們關於社交和工作的集體迷惘,開始成為整個世代共同的課題。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是什麼讓他們過不了自己心理那道關卡?

以前面提到的莫雷諾一家為例,次子丹尼爾(Daniel)今年25歲,他對大學主修科系猶豫不決,於是乾脆在大二時輟學,至今還沒有找到人生方向,反而陷入了更大的心理困境,愈來愈難走出來。

「我當時非常迷茫,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離開學校。」5年後,丹尼爾依然和父母同住,他在父親的家電維修通路擔任產品經理,但丹尼爾並不認為這將是他一輩子的工作。丹尼爾透露自己想重返校園,學習真正感興趣的科目,卻不知道該如何開始,也沒有足夠動力試試看。

「其實沒有什麼東西真正擋住我,」他說。「只有我一直在阻擋自己。」

丹尼爾和研究人員都認為,是疫情時期的隔離生活讓他成為現在的「宅男」性格。「疫情對每個人的影響不一,但對我們原本就擔心的這個群體衝擊更大。」里夫斯認為,男性比較依賴面對面溝通維持人際關係,而且在遭遇挫折後較難復原。「他們不太能談論自己的感受,所以與其他男性的友誼較少,心理上也會承受更多痛苦。」紐約大學發展心理學教授奈歐比·韋(Niobe Way)表示。

以研究人員帕杜(Luke Pardue)調查美國人時間分配習慣為例,研究發現,18至30歲美國男性去年獨處的時間,比2019年增加了18%,平均每天清醒時,有6.6小時是獨自度過的,比同齡美國女性整整多了22%,這同樣印證美國年輕男性更孤獨、更迷惘的現實。

在美國輿論言必稱平權(DEI)的年代,年輕美國男性陷入迷惘已不只是個人問題,而是社會結構改變帶來的必然挑戰。女性更快速、更積極地搶占後疫情時代的工作崗位,他們較願意改變,且重新定義自我,同齡男性卻還在傳統性別框架裡掙扎。若一直找不到解決方案,這樣的人只會愈來愈多,而且愈發邊緣化,社會分歧也會進一步加劇。類似情況不只在美國發生,台灣、日本也同樣存在繭居族、啃老族問題,考慮到人口不斷減少,這對經濟結構可說更是一大傷害。

本文為風傳媒特邀導讀人金牛幫幫忙撰寫,請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風傳媒會員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責任編輯/周岐原

喜歡這篇文章嗎?

金牛幫幫忙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