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業改革處於關鍵階段,應建立更開放資本市場
目前,中國的金融業改革處在極為關鍵的階段。故此,于品海表示,應基於「社會主義資本」理論的創新,為中國和世界的金融發展提供理論和實踐方案。「社會主義資本」的提出,是要為金融業的改革提供理論創新。改革開放之後,中國不斷創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儘管經濟金融化的步伐還不小,各種危機依然存在,金融領域不規範操作時有發生,影子銀行的破壞性作用難以約束。這些問題均源於金融業沒有系統地探討「資本」的角色,社會對金融業和資本的關係缺乏正確認識。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立業之本,必須從理論根源、規章制度上對金融業、資本進行整全性認識和解讀。
由此出發,于品海進一步建議,中國金融業改革的手段之一是建立更開放的資本市場,全面融合民營資本和外國資本,鼓勵各種資本協同發展。改革開放幾十年來,中國對外開放的幅度越來越大,資本既要引進來,也要走出去。將金融業改革聚焦於對資本的認定和管理,改變資本和社會主義之間的陌生關係,發展社會主義資本,重構資本在社會主義生產中的角色,強化資本的積極性,讓資本卸下原罪的包袱。從根本上破解社會主義和資本之間的曖昧關係,消除非國有資本對被國有化的擔心和疑慮。
于品海解釋,「社會主義資本」不是用來篩選資本,它是對當下經濟發展階段各種生產要素如何相互作用的創新認識,這種認識使得制定金融政策有據可依。同時,這種認識還要求各種「社會主義資本」齊頭並進,力求實現資本與其他生產要素的協同合作,搭建社會主義的資本市場。它是用來設計金融業操作規則的指導準則,確保資本以社會主義規則運作,承認其獲得合法回報的權利。
因此,對于品海而言,「社會主義資本」理論應確立鼓勵實體經濟發展的原則,側重於包容非國有資本,避免將社會主義資本與國有資本等同起來,否則將適得其反。鼓勵企業家擔當社會主義資本的管理者,同時推進國有資本管理者向企業家轉型。
資本動能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輔相成,促進經濟發展
于品海說明,金融業的系統設計與金融產品設計,必須建立在對「社會主義資本」的正確認識之上,才能保證改革成功。中國金融業是服務於社會主義資本、幫助社會主義資本流通和運作、為投融資對象確立標準的主導者。金融業的所有行為構成社會主義資本市場,它體現了「社會主義資本」的具體形態和運行規律,是社會主義資本的治理場域。透過金融市場尋求回報的民營資本相對盲動,而且易形成羊群效應,社會對民營資本野蠻生長的破壞力深有體會。中國金融政策部門承擔著社會主義資本的治理責任,而且不只是金融業的監管責任,透過科學搭建社會主義的資本市場,才能讓社會主義資本合理合法積極運作。
于品海總結,社會主義生產力應當是先進的、包容的,為資本提供社會主義理論支撐和法律框架,是對先進性包容性的保障。權力要關進制度籠子,資本同樣要受邊界限制。社會需要發展生產力,資本、勞動、土地以及其他要素都是公平參與者,厚此薄彼就難以為繼。人為地將資本分類在某個階段或許無法避免,只要宏觀環境成熟,資本市場與社會的共同價值將逐步銜接,資本的動能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互促進,各取所長,屆時社會主義資本自然就發展起來,為經濟發展帶來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