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於9月26日舉行會議,定調支持經濟、支持金融、支持地產、支持實業,「金融強國」的政策路線已漸清晰,也備受討論。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董會主席于品海提出了「社會主義資本」的概念,認為「社會主義資本」是一種社會主義價值引導的經濟動能,是資本主義之後資本的高階發展。社會主義資本不會改變資本做為生產力要素的地位,但是強調資本積累與社會利益的平衡,以及政府在資本治理中的關鍵角色。
不能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誤解為「國家資本主義」
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董會主席、港媒《香港01》創辦人于品海,在中國大陸學術期刊《文化縱橫》最新一期,發表名為〈中國的金融業改革與社會主義資本〉的文章。他在文章中先做出概念廓清,指資本主義制度中的資本有著各種形態,不同的社會主義國家也有不同的治理模式,不能簡單隨意歸類。有人認為中國實行的是國家資本主義,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誤解為國家資本主義,這一錯誤認知的原因在於將佔有重要地位的國有資本與國家資本主義等同起來。
于品海分析,資本主義制度中有市場,社會主義制度同樣也有市場。在社會主義生產的各種要素中,資本只是其中之一。認為只有資本主義才能成功利用資本和發展資本,是對資本性質的片面理解。對資本進行引導,並不是要將其沒收或國有化,而是使其自願以社會主義資本的身份參與到生產過程中。資本主義制度中的資本不是唯一發展和利用資本的方式。市場與社會主義的相互促進已經證明,資本與社會主義並不矛盾,甚至是理論自洽的。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優越性源自政府在市場治理中的積極有為,應該相信「社會主義資本」理論將會順應時代的發展和經驗的積累,支撐生產力的持續發展。
隨著中國在國際資本市場擁有一定的主導權,于品海認為,因其為資本提供了合理及可持續發展環境,無論是國有資本、民營資本還是外國資本,都能夠在中國經濟中得到擴展的機會。中國歡迎能夠帶來社會進步、提升人民生活品質、積極提供有效經濟動能的資本。資本必須願意投入實體經濟,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對於金融資本,它要同樣堅持為實體經濟發展服務,無論是作為金融中介還是創設各種金融產品,包括投融資業務,只要遠離虛擬化、泡沫化,不以投機為發展資本的手段,都是受到歡迎的。
于品海強調,中國已經走出資本匱乏期,不應再以量化指標來衡量資本,而是要根據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經濟發展規劃有序發展高品質資本,要發展結合了科技、企業治理、人才培育的社會主義資本。用資本的視角看經濟,經濟就是資本的循環;以社會和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為視角來看,資本就是發展生產力的要素,資本的循環速度只能建基於社會對發展的要求。金融業在資本主義國家並不以服務實體經濟為目標,資本是它唯一的服務對象,在實體經濟之外,金融業為資本創造了另一個自有的循環,不在社會掌控之內,一旦資本循環出現危機,社會要承擔相應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