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就是削弱哈馬斯短期的軍事指揮能力。在以哈戰爭持續的當下,辛瓦之死有機會對哈馬斯的軍事行動造成打擊。作為加薩走廊的長期最高領導人,辛瓦在哈馬斯內部擁有極高威信和戰略指揮權,其去世不僅會在一定程度上拉低基層戰鬥人員的士氣,也可能削弱哈馬斯高層的內部團結,儘管哈馬斯的組織結構嚴密且高度層級化,但辛瓦作為核心決策者的缺位,還是會對領導層的凝聚力產生衝擊。
此外選出新領導人需要時間,這一過程也可能催化組織內部的權力鬥爭與不穩,從而干擾哈馬斯的軍事決策與行動。從以色列的視角來看,這剛好提供一個機會之窗,能更有餘裕強化對加薩的軍事打擊與控制。
再來就是提升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的內部支持。眾所周知,從2023年加薩戰爭爆發至今,以色列政府始終沒能擺脫民眾的靈魂拷問:人質究竟什麼時候能夠平安回家?甚至連防長葛朗特(Yoav Gallant)都為此公開挑戰納坦雅胡,認為應先達成第一階段停火協議,換回部分人質,再繼續進行軍事行動。基本上這也是以色列突然升級北線戰事、決定入侵黎巴嫩的原因之一:加薩的戰略泥淖不知如何收場,只好改揍真主黨轉移焦點。
而這次偶然擊殺辛瓦,當然也是一個可利用的天賜良機。納坦雅胡剛好趁機宣傳自己:面對外部威脅行動果斷、無懼譴責也要為國家安全奮戰,如今終於剷除以色列心腹大患,證明這條路線不會徒勞無功。當然,擊殺辛瓦也有助納坦雅胡轉移其他不滿,例如貪腐官司、司法改革、經濟問題。
接著就是對外展現以色列的軍事決心與能力,尤其是針對伊朗與真主黨等「抵抗軸心」(Axis of Resistance)板塊。即便擊殺辛瓦有其偶然性,以色列還是能藉此傳遞一個清晰訊號:面對內外威脅,以色列有能力、也願意付出一切代價來維護國家安全,既不會在國際壓力下妥協,也不會被所謂「全面戰爭」的風險嚇倒。
基本上這也是以色列自加薩戰爭爆發以來,即便可能挑戰伊朗紅線、導致情勢升級,也持續要發起斬首行動的背後邏輯,包括今年7月在德黑蘭擊殺前哈馬斯領導人哈尼亞、9月在黎巴嫩炸死真主黨前領導人納斯魯拉(Hassan Nasrallah),還有之前多次嘗試、終於在這次偶然成功的擊斃辛瓦。通過這些行動,以色列既能展示自己在中東的軍事主動,也能表明:無論是針對伊朗支持的代理人組織,還是針對伊朗本身,以色列都敢於先發制人進行打擊。而其終極目標,當然就是迫使伊朗與「抵抗軸心」重新評估與以色列的軍事對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