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仲葳表示,高達8成5的勞工沒有選擇自提,並非不重視退休規劃,調查發現,上班族沒有選擇自提主要原因:錢不夠用無法自提37.7%、薪水太低自提金額太少36.2%、想要保留流動資金23.6%,以及不相信政府投資效益22.0%。根據勞動部統計結果,薪資級距越高自提比率越高,最高級距11萬元以上,自提率達49.92%,而提繳薪資在36,300元以下者,自提率僅6.24%,可以看出所得的高低,大幅影響了上班族進行退休準備金的能力,高薪上班族更有餘裕為退休生活鋪路。
青年怕低薪存不到錢、青壯年憂物價通膨、中高齡懼退休金不夠
至於上班族在退休後要如何安排生活?調查發現,上班族自評退休後每個月要花2萬7979元,相當於目前收入的6成6,最想安排的活動是國內外旅遊58.4%,還有不少上班族打算退而不休(創業或就業)43.4%,其次是參加課程拓展生活圈42.9%、當志工30.9%、專職投資30.4%。
退休後數十年的生活,會有那些不可預期的狀況影響退休規劃,最讓上班族擔心的是物價通膨62.9%,其次是退休金不夠用54.3%、生病無法自理43.7%,以及持續低薪存不到退休金42.7%。
交叉分析後,不同年齡層的上班族擔心的狀況也大不相同,30歲以下的青年上班族最擔心的是持續低薪存不到退休金,30到45歲的青壯年族群,最怕物價通膨,45歲以上的中高齡最憂慮的則是退休金不夠用。
曾仲葳分析,30歲以下的年輕人正是初入職場的年紀,薪資在相關產業中也處於起步階段,距離真正的退休還有30到40年的歲月,最關心的是當下的薪資夠不夠支應生活開銷,能不能買房成家,因此對於退休的憂慮,來自薪資不成長,就沒有多餘的錢可以存退休金。而青壯年的上班族,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三明治世代,家計一肩扛,最擔心通貨膨脹吃掉薪水,壓縮了現金的價值。至於即將退休的中高齡族群,退休的壓力已經來到眼前,在退休倒數的同時,最怕的就是準備的退休金不夠用。
曾仲葳表示,有充足的所得替代,退休生活才能更自在有餘裕,根據勞動部的統計,台灣男性平均退離職場年齡是64.3歲,和鄰近的日本68.2歲、南韓65.7歲相比都更低;女性部分差距更大,台灣女性退離職場年齡61.4歲,日本為66.7歲、南韓64.9歲。建議上班族在進行退休規劃時,除了提早準備,穩定的從收入劃分出退休準備金,其次可以考慮延後退休年齡,或是選擇退而不休,分散退休準備的壓力,確保退休後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同時持續接觸新知,維持良好的社會關係,對於退休後的身心健康都有幫助。
更多風傳媒獨家內幕:
‧ 退休金多少才夠?台灣人平均預期金額出爐 投資工具ETF首次超車儲蓄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