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大選進入倒數計時階段,川普(Donald Trump)與賀錦麗(Kamala Harris)頻跑搖擺州造勢,顯見選情膠著。選舉結果究竟鹿死誰手?對台灣與兩岸關係又會產生什麼影響?學者盧業中分析,川賀兩人支持度互有領先,但川普仇恨值明顯較高;如果賀錦麗當選,其國安團隊重組,「新人新政」決策速度將變慢,對台灣不一定是好事。
中美經濟合作策進會24日下午舉行「2024美國總統大選展望」講座,邀請台灣民主基金會副執行長、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盧業中主講。盧業中首先分享了美國友人對此次大選的看法,由於經歷過2016年川普與希拉蕊(Hillary Clinton)之爭,結果讓很多專家跌破眼鏡,因此華府整體氛圍已免疫、無感,不敢也不想再預測選情。
盧業中列舉了10月下旬多項民調,顯示川普與賀錦麗的支持度互有領先,甚至在誤差範圍內。就仇恨值來說,川普累積得確實較高,似乎對賀錦麗有利。不過,盧業中提醒,賀錦麗畢竟是現任副總統,眾人會把拜登(Joe Biden)的滿意度與想法,無可避免地投射到賀錦麗身上;而拜登是冷戰結束之後,第一任期之末滿意度倒數第2名的現任總統,僅高於老布希(George H. W. Bush)總統。
另一方面,根據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調查,美國選民最關心的議題是經濟,其次還有外交、犯罪、司法、健康等問題。特別的是,竟然較多民眾認同川普在經濟、外交,乃至於金權政治等領域會表現得較好。正是因為選情變數太大,盧業中表示,其學術界友人多半不敢預測選舉結果,就怕砸了自己的招牌。
此次美國大選的另一項重點在於國會選舉,盧業中認為,美國民眾會在總統與國會之間做出「權力制衡」(check and balance)的運用。如果白宮是民主黨執政,眾議院可能會由共和黨拿下,賀錦麗便會跟拜登第1任期時面對到一樣的施政困境;如果白宮是共和黨執政,眾議院可能由民主黨占多數,那就會出現川普前一任期與時任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之間產生的爭議。
回到美國對華政策與兩岸關係的前景,盧業中分析,拜登既延續了川普的印太戰略,又格外重視小型多邊主義,後者是拜登與川普最大的不同。盧業中指出,賀錦麗或許會追隨拜登的印太政策,但她的國安顧問目前只有高登(Phil Gordon)1人,布林肯(Antony Blinken)等人不見得會留在賀錦麗政府之內。
盧業中強調,就算可以想見賀錦麗不會改變拜登時期的對外政策,但決策速度會變得比較慢,國安團隊「新人新政」需要一段時間克服問題,如此態勢對台灣不一定是好事。北京、華府、台北各自都有主張,盧業中表示,3方倘若都願意去找一個「次優選項」,進而維持現狀,可能會是較好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