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宇觀點:中美貿易戰台灣別順了姑意逆嫂意

2018-10-06 06:40

? 人氣

中美貿易戰開打,誰比誰狠?誰的損失大?(資料照,取自美聯社)

中美貿易戰開打,誰比誰狠?誰的損失大?(資料照,取自美聯社)

中美兩國貿易大戰從經濟、政治打到外交,越演越激烈,不僅範圍擴大且時間拉長,短期內沒有紓解的跡象,全球貿易的不確定正在提高。日本多數企業認為中美貿易戰將持續自2020年美國下一任總統選舉前後,為此日本各大企業已經開始採取改變產地及採購對象等對策。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此次貿易戰是由美方開出第一槍,目前看似美方占上風,給中國大陸帶來很大壓力(亞洲開發銀行推估中國大陸國內生產總額(GDP)可能被拉低1個百分點),但是以中國人的韌性以及廣大的內需市場,能否將壓力轉為成長動能,深化改革,對中國大陸未來發展至關重要,也牽動兩岸未來走向。

此次貿易戰除了科技產品外,就屬農產品最受矚目。由於中國大陸每年進口黃豆數量高達1億公噸,占全球的6成,其中從美國進口數量高達3286萬公噸(總額達135億美元),占美國黃豆總出口量的6成,為美國黃豆最大出口國。為對抗美國發動的關稅制裁,中方選擇對美國黃豆加徵25%的關稅,確實影響到美國黃豆的出口競爭力(每噸進口成本較巴西黃豆約高300元)。

根據統計美國黃豆迄今出口5千多萬公噸較2017年同期減少4.04%;其中對中國大陸出口數量自7月起即急速減少,8月分成交量僅13萬公噸,為去年同期的十分之一,2018迄今美國出口到中國大陸的黃豆較2017年同期減少22%。相反的出口到歐盟、墨西哥、埃及、台灣的數量則大幅增加,例如8月出口到歐盟的數量為108萬公噸為去年同期的2.9倍,歐盟進口量佔美國大豆出口量從去年的9%提高到現今的37%,削弱了中國大陸拿黃豆做武器的殺傷力。儘管如此,短時間還是無法彌補中國大陸市場縮減的份額。由於出口減少和黃豆價格下跌,直接導致美國農戶收入減少,為免影響到共和黨期中選舉,美國川普政府除提供受影響農民120億美元補助外,也積極尋求其他的銷售地區。

中美貿易戰開打,美國農業恐將受重創,黃豆,大豆(AP)
中美貿易戰開打,美國農業恐將受重創,黃豆,大豆(AP)

台灣為幫助美國解除來自農民壓力,透過農產品貿易赴美友好訪問團與美方業者簽署採購意向書,預定2018到2019年向美國大豆協會,購買約390萬公噸的黃豆(美國生產黃豆絕大部分為基改黃豆),價值約15.6億美元(約台幣450億),較去年台灣承諾採購金額增加30%。而台灣雪中送炭的行為,讓中國官方頗不是滋味,視之為台灣政府在此次中美貿易戰中選邊站,痛批台灣政府背後插刀,兩岸關係很可能雪上加霜。

中國大陸是否會轉而對輸中的國內農產品及商品,採取報復行動,甚至影響到年底選情,相信蔡政府應該做好充分的評估與準備(包括基改與非基改黃豆標示),來因應可能迎來的衝擊。畢竟目前台灣農產品出口,還是需要仰賴中國大陸市場(新南向政策顯然無法取代中國內需市場 ),別順了姑意逆嫂意!

經濟全球化已是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至於貿易不平衡主要係因產業結構所造成,台灣想加入全球新供應鏈也要有新的因應之道,而這正是當前台灣所欠缺的。面對中美貿易逐步升級的對抗態勢,為避險在中國大陸的台商也開始進行新的佈局,目前有30家廠商要鮭魚返鄉, 台灣政府是否做好迎接台商鮭魚返鄉的政策與措施,攸關台灣國內經濟狀況改善,相關機構應動起來。而身為國家領導人的蔡總統,應該以台灣利益優先,積極尋求「避險」策略,以免淪為中美貿易戰的受害者,別只在乎執政黨的年底選情!

*作者為農經博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