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蔣冷靜地拒絕了美國的要求,堅持不將台灣捲入美國的計劃之中,避免成為美國的代理人。他小心翼翼地駕駛這艘「復興基地」小船,始終專注於「台灣優先」,確保台灣的自主性和安全。
2. 首重教育
蔣介石對教育發展的重視,可以追溯到他在大陸的執政時期。抗日戰爭期間,他推動北平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南開大學遷往昆明,合組成「西南聯合大學」,以確保教育不中斷,培養了如楊振寧、李政道等未來的諾貝爾獎得主。
到台灣後,蔣介石將教育視為強國的基礎,迅速推動教育建設。台灣的大專院校從1950年的3所增至18所,包括在新竹復校的清華大學(1955年)及交通大學(1958年),奠定了台灣科技教育的核心。蔣介石認為教育是強國的基礎,因而全力推動科技、工程學科的發展,為台灣經濟轉型積累了大量高素質人才 。
3.科技人才庫
蔣介石的教育政策直接培育了許多對台灣發展具有深遠影響的人才。以下是幾位傑出代表:
張忠謀:台積電創辦人,被譽為「台灣半導體之父」。年輕時張忠謀曾隨家人躲避戰亂,由香港輾轉到重慶就學,蔣在抗戰期間遷校政策使張得以就讀重慶南開中學。此後張在美國深造,最終成為台灣半導體產業的開創者,使台灣成為全球半導體領先國家 。
李遠哲:台灣第一位諾貝爾獎得主,李遠哲在台灣大學取得化學學位後,又赴新竹清華大學深造,之後赴美國取得博士學位。1986年,李遠哲因化學研究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他的成就展示了台灣在基礎科學上的教育成果 。
潘文淵: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奠基者之一,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1970年代蔣經國推動經濟轉型,潘文淵受邀來台指導半導體產業,提出技術密集型產業的發展方針,對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
蔣介石以教育為基礎,建立了科技人才庫,為蔣經國的工業與科技升級政策提供了堅實的支援。蔣經國於1970年代推動的「十項建設」,包含核電廠、科學園區等,成為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柱。台灣得以從勞力密集型經濟轉向技術密集型,並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扮演重要角色,為日後台積電等科技巨擘的崛起奠定了基石 。
4.經濟基礎
在1950至1970年間,蔣介石推動了一系列經濟政策,包括土地改革、基礎建設和工業發展,這些措施提高了台灣農業生產力,推動了工業化進程。台灣的人均GDP從1950年代初的約150美元增加到1970年代的約1000美元,經濟年增長率達到9%以上 。
他執行的土地改革「三七五減租」及「耕者有其田」政策,讓農民獲得土地,並增加了農業的生產積極性,這些措施有效促進了社會穩定和經濟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