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職國防部新聞秘書的媒體人盧德允,在Youtube頻道《盧德允視察中》中表示,目前中國完全有能力封鎖台灣的能源進口,而一旦發電發生困難、民生用電被限制,社會將產生動亂,因此台灣目前談不上能源韌性,而社會韌性又還能挺多久,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盧德允說明,能源韌性是指我方的能源能不能持續的供應,而社會韌性指的是當遭逢到外在的軍事威脅,我方社會的安定度、百姓的心靈是否能夠承受這樣的壓力,挺下來對抗外力入侵。
盧德允表示,美國智庫蘭德公司日前率團到台灣訪問,提到本月14日中國舉行的2024聯合利劍-B演習。雖然演習僅13小時就結束,但若中國再舉行類似的演習,並把封控台灣時間拉長,那對於全世界都非常倚賴、而本身又非常倚賴電力供應的台灣半導體產業,以及台灣全島的民生用電,會形成重大的挑戰。
對於這點,專家說這的確是棘手的問題,他建議先強化能源供應的安全問題、強化液化天然氣的接收能力,還有發電廠的布局,另外也要強化電網的安全。
盧德允:美智庫未提如何確保能源能進到台灣
但對於智庫專家的建議,盧德允質疑,像強化能源安全供應、增加儲量,本身就是極大的問題,因為中國有能力阻斷我方的能源進口,而專家也沒提到如何確保能源能進到台灣。
至於專家說要強化液化天然氣的接收能量,盧德允說「這也讓人有點哭笑不得」,因為液化天然氣的載運船都進不了台灣,「要接收什麼東西」?還有發電廠的布局和強化台灣的電網,盧德允也認為,當賴以發電的天然氣和石油都進不來,發電廠要燒什麼來發電呢?
政府若限電 社會必動亂
盧德允進一步分析,目前天然氣存量,大約是7到14天、石油號稱儲存量有30到60天,但如果巨大的油輪沒有辦法抵岸、卸載,「那台灣是不是馬上就亂了」?當沒有天然氣、石油,火力發電廠無法發電,當電不夠時,政府一定會管制用電優先提供給政府、軍事、醫療體系的運作,那民生用電一定就受限制。「大家可能要過上沒有電的日子,那沒有電之後,幾乎什麼都沒有了,這樣的生活各位過得下去嗎?」
盧德允進一步提到,在這情況下,人心會有變化、社會可能會有動亂。雖然中國辦得到、但會不會真正封控阻斷我方的能源進口,目前還有很大的問號。他強調,主動權是在中國手上,它一旦做了這件事,對我方造成的損害,將是無法衡量、承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