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未成年人交通事故的頻發(譬如之前台北內湖發生孫子偷阿公鑰匙開車撞死三人,還有近日台中北屯七歲小孩騎腳踏車經過路口被撞死等等),未成年交通安全問題再次成為社會熱議的焦點。根據最新的交通事故數據,未成年駕駛人員或行人在交通違規中的比例不斷上升。這一問題的背後,家長對於未成年孩子交通安全教育的疏忽,以及對交通規則的忽視,成為了值得關注的原因。
未成年交通違規:頻繁發生的隱患
未成年人交通違規問題不僅僅局限於違反交通信號、逆向行駛等基本規則,還包括未成年駕駛摩托車或小型車的情況。這些行為往往因為未成年人缺乏足夠的交通安全意識、判斷力以及相關經驗而容易引發事故,且事故後果也常常較為嚴重。
涉及未成年駕駛或操作車輛的事故占比也呈現上升趨勢。許多事故的發生,都與家長的監管不力和教育不到位密切相關。家長的責任:監管與教育並重。在未成年交通違規問題日益嚴重的情況下,家長作為未成年人的第一責任人,應該承擔起相應的監管與教育責任。首先,家長應該從小對孩子進行交通安全知識的普及,幫助他們了解交通規則,培養其正確的交通行為習慣。
然而,許多家長對此並未給予足夠重視,甚至有些家長自己未遵守交通規則,這使得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難以形成良好的交通意識。家長不僅要做孩子的榜樣,還應該在孩子達到一定年齡後,對其駕駛行為進行嚴格監控,確保其合法且安全地駕駛。
除了家庭教育,學校和社會也應當積極參與未成年交通安全教育。許多學校已經開設了交通安全課程,通過模擬交通場景、舉辦交通安全宣傳活動等方式,提高學生的交通安全意識。
法律責任與社會共治
對於未成年交通違規行為,相關法律也在逐步完善。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各地的具體規定,未成年駕駛不僅會受到相應的行政處罰,家長作為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也可能面臨連帶責任。若未成年駕駛車輛造成交通事故,家長未履行監護責任的情況下,可能會被追究刑事民事賠償責任。
此外,社會應加大對未成年交通安全的重視力度。各地交通管理部門可通過加強路面監控、設置未成年駕駛行為的預警系統等手段,減少未成年駕駛的風險。同時,應鼓勵社會團體、媒體等力量開展交通安全宣傳活動,增強全社會對未成年交通安全的關注。
未成年交通違規行為的頻發,暴露出現代家庭在交通安全教育方面的不足。家長作為孩子的首要監護人,應該承擔更多的責任,不僅要加強對孩子的交通安全教育,還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言傳身教。只有家庭、學校、政府和社會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預防未成年交通事故的發生,保障孩子們的生命安全。
*作者為中華國際公共事務參與協會理事長、台灣國際文教公益協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