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將伊崮喜瀾觀點:另類氣候變遷利器—一段寫在鼻孔裡的人類冒險

2024-11-08 05:50

? 人氣

人類鼻腔的結構和功能為工程設計提供靈感。(AP)

人類鼻腔的結構和功能為工程設計提供靈感。(AP)

前言

在這片星球上,千百萬年來,無數人類群體的鼻孔形態就像一道無形的密碼,無聲地記錄著氣候、生活方式,甚至地理環境的影響。當我從社交媒體上瀏覽著來自全球各地的面孔,尤其是不同族群的鼻子形態,便能看見一幅幅「微氣候適應圖譜」,每一張照片中的鼻孔彷彿在默默述說:我們的鼻子絕不只是擺設,還是一部充滿智慧的「微型空調」。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細看之下,鼻孔的寬窄、弧度,甚至鼻頭的曲線,似乎都透露出背後的大自然奧秘。在這些來自不同氣候區的人群中,鼻孔寬大的人是否能在濕熱的環境中獲得更多「清新空氣」的福祉?而鼻孔較小的人,又是否能在寒冷乾燥的氣候下有效保存溫暖與水分?這種「設計」讓人不禁驚歎,鼻子不僅是一個呼吸器官,更是我們適應環境的隱秘守護者。也許,我們每次吸入一口氣時,都應心懷敬意,因為在這一呼一吸的人類漫長的演化歷程中,我們的鼻子一直默默訴說著引人入勝的故事。

2017年,一項發表在知名期刊的研究揭示了令人驚訝的發現:人類鼻子形態的差異,不僅僅是隨機的遺傳變異,而是蘊含著對氣候適應的智慧。研究團隊透過分析國際不同族群的鼻型數據,發現鼻孔寬度與所在地區的溫度與絕對濕度呈現顯著相關。這個發現讓科學家們眼睛為之一亮—原來我們的鼻子不只是個簡單的呼吸器官,更可能是大自然精心設計的微型環境調節器。

這項研究不僅為我們理解人類如何適應環境提供新視野,還揭示了更複雜演化故事的一角。除了氣候適應之外,也許還有其他因素在塑造人類鼻型的演變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面對當前的氣候變遷,這項研究變得格外引人深思。當我們試圖理解人類如何應對環境變化時,或許能從鼻子的演化中找到一些啟示(Zaidi等,2017)。畢竟,正如達爾文所指出的,自然界中最微小的差異也可能帶來重大的影響(Ospovat,1995)。現在,讓我們一同深入探討這一段跨越千古的適應之謎。

天然調溫器:探索鼻腔的環境適應力

想知道大自然有多聰明嗎?Zaidi等(2017)於“PLOS Genetics”期刊所發表人類鼻子的設計可說是精巧的自然工程傑作!就像汽車需要根據不同氣候調整引擎性能一樣,人類的鼻腔結構也因應不同氣候環境而展現出獨特的適應性。

這種天然的調節系統展現出驚人效率。不需要任何外部能源,卻能夠24小時不停地運轉。透過內部複雜的血管網絡和黏膜組織有效地調節進入肺部空氣的溫度和濕度。當我們吸入冷空氣時,鼻腔會迅速將其加熱至接近體溫(Scheenstra等,2011);而在炎熱環境下,則能適當降低吸入空氣的溫度。這種自然形成的調節機制亦為現代建築的通風系統設計提供寶貴的參考(Awbi,2002)。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