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南部院區本周末舉辦開放日活動,政治學研究所特邀南北政治、經濟、環境政治學者,分享美國選舉觀察,並分析川普2.0政府對台影響。中山大學政治經濟系教授辛翠玲觀察,川普的行為元素,所有的事情都是可交換、可交易的,但「政治交易,不等同於商業交易」,台灣政府如何回應,是戰略面所要面臨的一個變數。
9日在台南沙崙,中研院上個月甫落成的南部院區,迎來首次開放日。院方推出35場活動,涵蓋量子光電、生物醫學、新能源、台灣史和國際政經局勢等多元領域,也準備了特色攤商同歡,邀請大小朋友、社區鄉親來玩。政治所則由所長吳重禮,召集了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辛翠玲教授、中興大學森林學系柳婉郁教授、成功大學政治學系陳欣之教授和東華大學公共行政學系魯炳炎教授等,4位在國際關係、政治經濟學、中美關係的專長學者來與民眾分享對此次美國選舉的觀察。
「美國再次偉大」的哲學奏效 美國優先成新主流
觀察川普2016年第一次當選以來的行為元素,辛翠玲認為川普代表了極右派的霸權興起,優先考慮本國(美國)利益,強調事事皆可利益交換,是一種「反建制」的象徵;到了第二任選舉時的競選語言,他拋出了美國第一的概念,更強化「美國要再次偉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MAGA)哲學。
若比較川普兩次當選的選票組成,會發現這一次,他在美國2千多個選區中,有90%區域的選票都比上一次增加,而且普選票超過50%;年齡組成方面,這一回年輕選民更多了。這表示「自我中心主義」成為美國總統帶頭的新主流。
為什麼川普式政治再度崛起?東華大學公共行政學系魯炳炎教授認為,貧窮是個重要因素,讓川普貼近中產階級的親民作風和政見得到接納和支持。比如川普喊出「No Tax on Tax」,應對小費文化和消費稅,並關注健康保險等社會福利。
此外,今年有部分國會議員和州長進行改選,但颶風接連襲擊,讓位處五大湖區到東南部的受影響地區,搖擺州對執政黨很不滿。加上,川普遇刺不死,激起民眾愛國心,許多人(包含川普自己)將此視為象徵,更加支持他。
川普重回白宮 美中國際權力鬥爭翻開新篇章
對於川普的二度上任,成功大學政治系主任陳欣之教授表達悲觀態度。「這個就是美中權力轉移的關鍵時刻」;陳欣之的專長領域為國際關係和世界霸權,他觀察美、中近10年的GDP比率、軍費支出,和全球前10%排行論文的發表量等指標,認為國際傳統霸權國和新興的崛起國之間正面臨關鍵期,將影響全球秩序。
在此時期,川普的當選更強化美國不受節制的制度維持權,「他(美國)自認為是孫悟空受節制,現在要把自願綁自己頭上的金箍拿掉,回到可以大鬧天宮、無所不能的狀態,」陳欣之說。第一個要做的,是讓別的國家、美國的盟邦,來幫忙分擔國際安全維護的壓力。
「川普是美國的總統,服務的是美國選民,維護的是美國的國家利益,他不對烏克蘭、以色列有義務嘛,」陳欣之說明,很多盟邦仰賴美國的安全保護,所以現在川普政府拿著這誘因,把盟邦的能量吸取過來,使其壯大,大到重新恢復相對優勢的狀態。如此可確保自己不在這場國際霸權轉移戰中被打掉。比如使台積電、XX電到美國設廠就是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