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不容易;改革,更是難關橫阻。全球最早倡議「道德消費主義」的「美體小舖」(Body Shop)上月驚傳破產。這是企業在社會倫理中令人感嘆的一課。全球的社會企業普遍進展緩慢,至今還未一萬家取得全球公認的B(Benefit)型企業的認證,台灣只有五十餘家企業通過。主要理由是,短期的善心、善心、愛心,容易;永續的營運安心則必遭遇財務獲利的試煉。這是商業的現實!
永續慈善是否兩難?
根據行為經濟學者Mall 和Harbaugh等人對「利他偏好和接受或拒絕慈善交易的決策」的研究,純粹利他模型不能完全解釋公共利益情境下人的慈善捐贈行為,也就是說它大部分是理性的行為,因為,有代價捐贈引起得失效用相關的腦區同時在計算捐贈金錢所激發的公共物品的效用。
當然,品牌所衍伸的公信力有助於社會大眾對於企業從事ESG的認同度。然而,品牌的營造不是短期能成,商業宣傳費用又不低,如果沒有政府官方認定的加持和聯合宣傳的支持,不是任何單一企業可以承擔。
企業從事Green ESG,熱情再,都不能營運沒有獲利支撐;政府高唱ESG,官員卻擔心因圖利企業而遭入罪。如果川普上任美國總統後又對氣候變遷不友善,台灣邁向Green GDP之路就更不好走了。
*作者為國家公益發展協進會榮譽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