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兒虐不通報却上臉書爆料,兒童醫療照顧在哪裡?

2018-10-09 05:20

? 人氣

20180925-新竹市(22)日發生一起虐童案,今(25)日新竹市政府召開記者會說明案後目前處理情形。(圖取自新竹市政府)

20180925-新竹市(22)日發生一起虐童案,今(25)日新竹市政府召開記者會說明案後目前處理情形。(圖取自新竹市政府)

上個月新竹一名男童赤裸被綁在陽台,有人將影像貼上網路,掀起波瀾。一時之間,兒虐事件在不管是選舉、民眾間都有了討論度。從這幾次爆出虐童案件中,值得深思的是:為何孩童受虐,並不是向政府求援,卻是上臉書社團來爆料?原本該保護、提供資源的社政單位,到頭來卻成為最後才知情的局外人。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其實這個狀況在醫院臨床也有同樣狀況。許多兒童經常性使用的必備醫藥材,不論有無健保,因台灣市場較小,廠商通常因進貨量不大、認為台灣法規申請藥證太過繁瑣,漸漸退出台灣。而僅剩的醫藥材,又因為申請的速度緩不濟急,很多醫療人員轉而向各醫院間調度來應急。而健保署對此卻無法及時給予需求的醫藥材,讓醫療人員只能自食其力爭取。

台灣醫療水準在世界的水準之上,但在兒童醫藥材方面,卻連世界以開發國家的水準都達不到。今年2月報導者報導,台灣死亡人口首度超越出生人口。台灣兒童死亡率與OECD國家相比,竟也名列「後段班」。過去一年,台灣少了15,000個新生兒、卻有1,800多個孩子死亡,生得少、死得多,兒童高死亡率與低出生率並存,政府若不正視問題,台灣將更快速朝人口懸崖墜落。

在醫療上,新生兒科醫師無償外接轉診病兒、早產兒,風險得自扛;在醫院端,擔負重症醫療最後線及創新技術、世代健康研究任務的四大兒童醫院,都因經費不足而沒有足夠的醫藥材救命。這些的狀況,與政府求助無門,只能轉向民間自食其力,這樣對於需要醫藥材的兒童,算不算是一場公然的兒虐事件?

筆者認為,在兒童健康相關政策的規劃中,未來應建立條款:針對新生兒、早產兒臨床經常性用藥,健保核價優先審核外,健保核價制度,也需要重新檢討,拿10年前的舊醫藥材費用,去要求新醫藥材的價格,也要壓到同價位才能給付,是合理的嗎?如同受虐兒事件中,救出後還需要後續的追蹤照護和心靈創傷重建;同理,台灣的孩童出生後,也需要更好的醫療環境,才能確保他們可以好好成長到成人。

在少子化的全球趨勢下,新生兒的數量已每年減少,那為何不好好把握每一位新生兒的降臨,打造健全的醫療環境讓孩子平安長大,這才是真正對得起父母與台灣未來的有效政策。

*作者為醫療從業人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