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尋找「高風險家庭」!新北追查1失蹤兒童 竟發現3子遭父殺害

2018-03-26 07:50

? 人氣

「孤鳥家庭」又稱「高隔離家庭」,可以說是社會安全網的最後一塊漏洞。(鄭力瑋繪)

「孤鳥家庭」又稱「高隔離家庭」,可以說是社會安全網的最後一塊漏洞。(鄭力瑋繪)

「高風險家庭」意指因父母或照顧者的狀態不佳,影響到18歲以下孩童的基本生活,包括飲食、穿著、居住、就學等,這些家庭若不及早挽救,則影響孩童生活不說,下一步很有可能墜入家暴列管行列,甚至發生人命。而這類家庭若能即時地被親友、社區、政府的監視之眼看到,則資源進入後可大大降低風險,但即便政府方案頻出,總還是能聽說「孤鳥類」的家庭,孩子遭家長限制出戶,以致監督體系失去警覺,一旦出事,就是無可挽回的悲劇。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高風險家庭「六大指標」 找尋孤鳥家庭

所謂「孤鳥家庭」,又稱「高隔離家庭」,可以說是社會安全網的最後一塊漏洞,新北市社會局長張錦麗解釋,除了高風險家庭的「六大指標」存在於這樣的家庭以外,這些家庭又因隔離在社會之外,無法被看到,以致有更高的風險性。

20180310-SMG0035-風數據-六大高風險家庭指標_工作區域 1.jpg
 

若將社會監督的網絡分為三層,張錦麗解釋,第一層是家中的親戚,有沒有辦法保護小孩,其次,是社區中的民間團體,如管理員、鄰里長、遍佈的便利商店與藥局店員等,最後,才是政府體系來網住這樣的小孩。

家長讓孩子足不出戶 鄰居根本沒有發現

若以上防護網都失靈,就會讓這樣的家庭成為「孤鳥家庭」或「高隔離家庭」,而這樣的家庭樣態,可能是家長讓孩子足不出戶,或是鄰居根本沒有發現有這麼一個孩子、周邊無人通報家內情況等原因造成的。

20180102-風數據專題,新北市社會局長張錦麗專訪。(盧逸峰攝)
新北市社會局長張錦麗表示,若防護網都失靈,就會讓這樣的家庭成為「孤鳥家庭」或「高隔離庭」。(盧逸峰攝)

「這種家庭是最危險的!」張錦麗強調,經過實證資料顯示,若這樣的家庭再結合其他失業與經濟不穩定因子,風險更高,若再結合家中主要照顧者有藥酒癮與毒癮,家庭風險就更高了,需要外界更多的時間與資源立即進入。而新北近期透過數據庫分析,能得出高風險家庭中危險因子間的關係,有了更清楚的風險家庭圖像,讓所有共同預防單位全部由「被動」化為「主動」出擊,就是要挖出那些躲在社區中,不為人知又過得不好的孩子們,杜絕下一個「邱小妹事件」的發生!

20171128-與兒權會理事長王薇君赴邱小妹妹兒虐案遺體修復現場(謝孟穎攝)
預防單位全部由「被動」化為「主動」出擊,杜絕下一個「邱小妹事件」的發生。圖為悼念邱小妹妹兒虐案。(資料照,謝孟穎攝)

新北市前副市長侯友宜,因其曾任警政署署長的背景,在這方面倒是發揮不小功用。高風險家庭中心主任解佩芳就表示,社會局發現到,在現有的社會安全網機制中,並無法發現許多孤鳥家庭中的小孩,於是,新北市從2014年底到2017年,從專案列管中發現有8個戶籍在新北的小孩找不到人,他們之中,甚至有長達10年行蹤不明者,安全堪慮。

20180102-風數據專題,訪談新北市社會局高風險家庭中心主任解佩芳。(盧逸峰攝)
高風險家庭中心主任解佩芳就表示,社會局發現到,在現有的社會安全網機制中,並無法發現許多孤鳥家庭中的小孩。(盧逸峰攝)

市府勾稽跨局處資料 透過警方找人

因此,市府先透過跨局處的內部資料庫,包括學籍、戶籍等,查找比對孩子的下落,但勾稽各個局處資料,依舊找不到,基此,「行政辦案」就得上升到副市長層級的「刑案偵辦」規格,藉由調閱車籍、通聯紀錄等相關線索,以警方辦案的敏感度來找人,而非由社工們訪查。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150

喜歡這篇文章嗎?

王彥喬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