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船怎麼入港?《望基隆:船行年代的港城舊事》選摘

2024-12-27 05:10

? 人氣

早期基隆港之所以如此繁榮,源自日人積極築港,促使基隆成為連結日本的重要門戶,它因此成為北台灣第一大港。(資料照,盧逸峰攝)

早期基隆港之所以如此繁榮,源自日人積極築港,促使基隆成為連結日本的重要門戶,它因此成為北台灣第一大港。(資料照,盧逸峰攝)

基隆是個貿易海港,樣式繁多的船舶,是港邊不容錯過的一抹風景。在輪船尚未發明前,仰賴風力的帆船是航海的主要工具,像是平埔族使用「艋舺」進行海上貿易;17世紀西班牙人乘大帆船來到基隆;漢人則善用中式帆船戎克船。20世紀日本人建立了現代化港口後,船隻不僅變大,也變得更快,基隆港就隨著船隻的改變,而更迭它的未來。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戎克、舢舨與竹筏是基隆人的生活夥伴

在輪船尚未發明前,以風作為動力的帆船,便是人們航海的主要工具。相傳早期居於基隆的平埔族巴賽人,善於使用一種名為「艋舺 (Banka)」的邊架艇,航行於海上貿易。清康熙的《重修臺灣府志》即有「欲至其地,必先舉烽火,社番會駛艋舺來引渡」的記載,描述當時渡過八尺門至和平島的情景。而17世紀的西班牙人,同樣也是乘著大帆船,順著季風與黑潮,自馬尼拉沿著台灣東部來到基隆的和平島。

漢人早期則使用一種名為「戎克船(Junk)」的中式帆船進行貿易。航行範圍除了中國與台灣間外,更擴及泰國、印度和馬來西亞等地。根據武內貞義所著之《臺灣》記載,此種船隻堅固,且能在強勁的季風下,平靜地航於兩岸之間,並少有船難。日治初期,戎克船仍是兩岸民間交通及貿易的主要載具,直至大型輪船引入後,才逐漸被取代。

戎克船多以「以物易物」的形式進行貿易,船主交換不同地方貨品,導致船隻靠港時間往往較久,港邊時常出現眾多戎克船停泊一處的景象。根據一張由台北生番屋商店發行的明信片所繪畫,日治初期的基隆,同樣也出現過滿是戎克船的樣貌。

戎克船多用於長距離移動,而港內與河道等短距離航行,則以人力竹筏或舢舨,作為主要交通工具。早期台灣各地港口多泥沙淤積,大船為避免擱淺,會停於深水處,並以竹筏或舢舨接駁上岸。舢舨除了能行駛在港內,四大港門也都靠它接駁,因為舊時的運河繁榮,如崁仔頂漁市的出現,也與過去人們乘著舢舨,自港口駛入河川運送漁貨有關。可惜河道目前被明德、親民、至善三棟建築覆蓋,景象不復存在。

千船百船入基隆:日治時期的繁榮港口

日治時期,《基隆市歌》歌詞中即提到「千船百船入りつどふ」和「朝汽笛の音にさめ、夕櫓櫂の聲をきく」幾句歌詞,描述基隆港千百艘船隻頻繁出入港口的榮景,清晨時聽著船鳴甦醒、傍晚時聽著船槳聲。

當時的基隆港之所以如此繁榮,源自日人積極築港,促使基隆成為連結日本的重要門戶,它因此成為北台灣第一大港。領台後的總督府開始推行「命令航路」,在官方補助下,要求大阪商船與日本郵船會社,設置固定航班往返。航路分別有島內沿岸、日台之間,以及通往中國與南洋三類。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