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上個月申請加入金磚國家(BRICS)的舉動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這一決策反映了泰國在地緣政治和經濟戰略上的重大轉向。金磚國家最初由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組成,後來南非加入,代表著五個快速崛起的經濟體系。自2006年成立以來,這個合作機制旨在促進新興市場國家之間的經濟、政治和文化合作。如今,這一組織正在積極擴展,尤其是在2024年後,吸收了更多的新成員如沙特阿拉伯、伊朗和阿聯酋,已經逐漸成為國際舞台上,另外一股重要的力量。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統計,金磚國家的經濟總量佔全球GDP的31.5%,超越了傳統西方經濟體所組成的七國集團(G7),這些國家的經濟總量僅佔30.7%。這樣的數據顯示了全球經濟重心的變化,從西方世界逐步轉向包括中國和印度在內的亞洲國家,尤其是東亞和南亞的發展中經濟體。這一變化對國際經濟格局有著深遠的影響,也體現了金磚國家在國際經濟政策中的越來越重要的話語權。
泰國選擇在此時提出申請,顯然有著其深思熟慮的經濟和政治考量。從經濟層面來看,泰國希望借助金磚國家的平台來實現更大程度的經濟增長和多樣化發展。泰國是東南亞地區的經濟樞紐,其出口市場高度依賴於中國、日本和美國。然而,隨著全球供應鏈的變化以及中美之間日益加劇的經濟對抗,泰國不得不重新思考如何保持貿易和投資的穩定性。因此,泰國尋求通過加入金磚國家來鞏固其與其他新興經濟體的聯繫,以便在基礎設施建設、技術合作和貿易融資等方面獲得更多的支持和機遇。根據泰國商務部的數據,2023年泰國對中國的出口額占其總出口額的20%左右,中國已是泰國的最大貿易夥伴。與此同時,泰國也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參與者,在基礎設施建設和跨境貿易合作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
除了經濟動機外,泰國此舉也有其地緣政治上的戰略考量。金磚國家在近年來的影響力不斷增強,特別是在俄羅斯和中國的積極推動下,成為了一個試圖挑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際秩序的經濟體系。通過與金磚國家的合作,泰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對西方國家的依賴,並且在國際舞台上提升自身的戰略地位。這一舉措符合現實主義的國際關係理論,即國家在國際體系中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美國影響力在亞洲逐漸衰退的背景下,中國迅速崛起,這讓許多國家,包括泰國在內,重新思考其在區域和全球經濟中的角色。
金磚國家成員之間的經濟合作也越來越密切,這體現在新開發銀行(NDB)的成立和運營上。該銀行旨在為成員國提供基礎設施和可持續發展項目融資,以此減少這些國家對西方金融機構的依賴。泰國加入金磚後,有望從中受益,尤其是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近年來,中國通過“一带一路”計劃已經在泰國投入了大量資金,用於發展高速鐵路、港口和工業園區等項目。而這些項目,無論是資金還是技術支持,都是由中國和其他金磚國家的企業主導。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泰國加入金磚既是順應全球經濟重心東移的趨勢,也是在尋找一個新的國際合作平台,以保障其經濟的穩定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