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以「包容性(Inclusive)與掠奪性(Extractive)的政治與經濟制度」為核心,呼應了經濟學家戴倫.艾塞默魯(Daron Acemoglu)與詹姆斯.羅賓森(James A. Robinson)在《國家為什麼會失敗》一書中所闡述的理論:一國若能建立包容性的政治與經濟制度,便能促進持續成長;反之,若制度傾向掠奪性,則容易陷入停滯或衰敗。(延伸閱讀:季凡觀點: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國家為何失敗》的作者和前IMF高層)
筆者透過跨國 MSCI 股票市場 10 年的幾何年化績效數據,分析全球 46 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表現,藉此避免短期政策對數據的干擾,更全面彰顯「制度」的長期優勢。結果顯示,美國、臺灣等具包容性制度的國家在市場穩定性與收益方面表現出色,而希臘與埃及則因掠奪性制度問題導致 10 年績效落後,筆者並撰文探討其可能理由。
一、前幾名的「包容性制度」力量
以美國、臺灣、匈牙利、丹麥、印度等為例,都有某種程度的包容性特質:
政治開放與法治基礎
美國與丹麥的選舉制度、臺灣的民主轉型,及匈牙利在加入歐盟後的制度提升,都展現相對透明與可預期的政治環境。民主程序與法治架構越完善,越能有效保障財產權與契約自由,並進一步鼓勵創新與投資。
公平競爭與開放市場
臺灣的半導體產業、美國的科技巨頭、印度的 IT 外包,皆因包容性制度下的市場競爭,促使企業不斷創新、擴張規模。匈牙利雖市場規模不大,但融入歐盟單一市場後,吸收外資與技術轉移,加上歐盟法規監督,也呈現較高的成長性。
激勵創新與多元發展
在包容性制度下,人才可自由流動,資金也更樂於投入有潛力的產業,形成「正向循環」。例如丹麥在醫療與綠能領域大量投入研發;美國與印度的創新生態系均具備強大動能。這些都奠定了高附加價值的成長基礎。
二、後幾名的「掠奪性制度」阻礙
相較之下,土耳其、希臘、哥倫比亞、埃及、智利等在「十年期」排行中表現較弱,背後常可見制度性問題:
政治動盪與寡頭壟斷
土耳其與埃及的政治爭端以及軍方或強人對政局的干預,哥倫比亞則仍面臨幫派與毒品問題,這些因素皆導致法治薄弱與政府信任度不足。資源或權力若過度集中於少數精英手中,便難以將利益有效擴散至廣大民眾,也進一步抑制創業活動與外資流入。
財產權與投資保護不足
在掠奪性制度下,政府政策多變或行政效率低下,投資人擔心資產被徵收、營業受到牽制。在歐債危機期間,希臘被迫採取緊縮政策以滿足外部債權方的要求;埃及自「阿拉伯之春」以來政局未穩,法規頻繁調整;智利則因社會動盪加劇以及憲法改革爭議,引發外資對當地投資環境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