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務部執行死刑犯黃麟凱槍決,為總統賴清德任內首名伏法的死刑犯,也為憲法法庭113年9月宣判死刑宣告有條件合憲後,首宗死刑執行案件。法務部「果斷」簽署死刑執行命令,讓死刑犯黃麟凱迅速走上刑場,為民進黨政府在低迷的民意中點燃了一絲「重視治安」的煙火。此舉動看似展現政府的司法果決,實則如同舞台劇般,有著精心安排的劇情與台詞。到底是為伸張正義還是為轉移焦點?這齣出政治秀耐人尋味。
黃案無疑是一樁令人髮指的案件,當然會引發社會對重刑的渴望。然而,死刑的執行在台灣已不是單純的法律問題,而是一種政治工具。民進黨過去高舉人權大旗,甚至在選舉期間暗示死刑應該逐步廢除,成為一個進步價值的象徵。然而,這些口號在執政困境面前卻彷彿蒸發了。當房價飆升、詐騙犯罪頻發、經濟發展停滯,民進黨選擇用一場「正義的槍聲」來喚起民眾的注意力,似乎希望讓選民忘記那些難以解決的問題。
這是否意味著,政府對死刑的態度從人權考量變成了政治籌碼?或許,當民調滑落、民眾怨聲載道時,讓一名死刑犯伏法便成為快速扭轉形象的手段。所謂「重視民意」,真是如此高尚,還是僅僅滿足某些人一時的憤怒和焦慮?
民進黨政府執行死刑的節奏耐人尋味。為何在此時機「急於」執行?為何這樣的行動出現在民進黨民調低迷之際?這些疑問讓人不得不懷疑,是否所謂的「正義」只是「政」治需求的附屬品。若司法真是獨立運行,為何這些死刑命令總在特定時機被簽准,而非依據既定程序?
或許,黃案的執行更多的是為了向民眾傳遞一個訊息:政府依然掌握著懲罰罪惡的能力。然而,這是否真能讓人相信政府的執政能力,抑或只是短暫的心理安慰?畢竟,處理一名死囚遠比解決系統性問題來得簡單。
台灣自詡為亞洲民主燈塔,過去也曾在國際人權論壇中展現其進步形象。然而,當面臨社會壓力與政治危機時,政府選擇的卻是最具爭議、最容易滿足民眾情緒的方式——執行死刑。這樣的舉動,是否透露出一種深層的不安與矛盾
黃案的死刑執行,表面上是對惡性犯罪的審判,但在背後,更像是一場政治算計的精緻操作。當社會為「正義得以伸張」而拍手叫好時,是否意識到,這樣的正義或許只是短暫的幻影?在這場以死刑為舞台的戲劇中,政府高舉正義的旗幟,卻用一聲槍響掩蓋了其治理的破綻。
台灣的未來需要的不是「選擇性正義」,而是真正的系統改革。死刑或許能消除一時的憤怒,但要贏得真正的民心,還需要更多的誠實與行動,而非一場場血的表演。
*作者為時事觀察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