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成標配,台灣產業優勢在哪?陳良基籲:比照PC代工模式發展AI Foundry

2025-01-22 16:45

? 人氣

2025台灣AI產業年會「大師對談」主持人與對談人,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內容執行長黃兆徽(左起)、科技部前部長暨台灣大學名譽教授陳良基、臺北醫學大學董事長陳瑞杰、中華民國資訊軟體協會理事長沈柏延、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張薰云攝)

2025台灣AI產業年會「大師對談」主持人與對談人,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內容執行長黃兆徽(左起)、科技部前部長暨台灣大學名譽教授陳良基、臺北醫學大學董事長陳瑞杰、中華民國資訊軟體協會理事長沈柏延、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張薰云攝)

前科技部長陳良基今(22)日出席台灣AI實驗室的AI產業年會,關注AI落地應用趨勢下台灣產業的優勢。陳良基認為,台灣應善用半導體優勢,從IC製造轉型為全球AI服務提供者(AI Foundry),創造新一波產業優勢。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陳良基指出,AI對算力的要求只是表象議題,使用者真正需要的是AI的能力。台灣應善用掌握晶片、掌握算力的既有優勢,跳躍至提供全球各行各業所需的AI模型服務,從半導體製造商轉型為AI服務提供者。 

他建議台灣產業可效法過去PC產業成功經驗,採取垂直分工模式。「就像一個主機板可以養活台灣幾百家公司,因為透過模組化切割,很多零組件都可以長出一家公司,」他表示,AI工具未來也可以透過模組化分工,讓不同企業專注在擅長的領域,避免重複投資。 

「今年AI很可能會在很多地方成為標配,企業沒有AI就無法參與競爭。」陳良基預測,這將為台灣帶來新機會。他建議產業界應及早布局,將AI工具切割成不同模組,讓中小企業能在專精領域進行分工,共同打造台灣在全球AI產業的競爭力。 

陳良基強調,台灣推動AI產業化的關鍵在於軟硬整合。他期待未來台灣不只是提供運算晶片,更要提供高附加價值的AI服務,讓台灣成為全球AI產業鏈中的關鍵角色。 

人工智慧正快速改變產業面貌,陳良基呼籲台灣產業界把握機會,善用垂直分工優勢,共同打造下一個台灣科技產業的新里程碑。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