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的崛起熱潮在短短不到一週內掀起巨大討論,既有正面評價,也伴隨著陰謀論的質疑,這一切都反映出AI技術霸權的競爭態勢。在美國對晶片進行嚴格管制的背景下,外界對於中國公司如何獲取輝達(Nvidia)晶片尚存疑問。然而,DeepSeek憑藉極低成本打造出爆紅的AI應用,不僅震撼市場,更在全球股市引發類似「黑天鵝」的事件。
1月27日,受DeepSeek影響,輝達股價大跌17%,市值單日蒸發近6000億美元,創下美股科技股歷史性的跌幅之一。然而,在1月28日美股收盤時,市場頂住壓力,輝達強力反彈8.93%,回升至128.99美元,並帶動同日跌深的台積電上漲5.25%,股價回穩至200美元。
這場市場震盪影響的不僅是美國股市與AI巨頭,DeepSeek的創辦人甚至因市場波動而獲利,也進一步強化了中國AI崛起的聲勢。無論DeepSeek的成功究竟是技術實力的展現,還是外界所稱的「套皮」策略,一切都將交由時間來檢驗。
在全球人工智能競爭中,一場低成本高效率的技術革命正悄然展開。中國AI初創公司幻化魔方(Illusion Cube)推出的生成式AI產品「DeepSeek」,以極低成本與高性能技術迅速成為市場焦點。該技術的推出,不僅改變了全球AI產業的格局,甚至對美國的技術領先地位構成嚴峻挑戰。許多觀察家認為,這或許是AI時代的「Sputnik時刻」,象徵著中國科技實力的突破性進展。
DeepSeek的技術核心:效率與成本的極限平衡
DeepSeek的技術核心DeepSeek-V3,在性能上接近OpenAI等頂級產品,但每百萬字元的處理成本僅為0.55美元,遠低於OpenAI的15美元,為行業帶來巨大的衝擊。短短數周內,DeepSeek已在全球累積了數百萬的用戶,並成功登上Apple App Store免費榜首。
幻化魔方創辦人梁文鋒直言:「我們的目標是通過技術民主化,讓每個人都能以極低的成本享受到最前沿的人工智能服務。」這一策略不僅體現了中國企業的高效創新,也延續了比亞迪、拼多多等行業先驅在低成本、高效益模式中的成功經驗。張光球觀點:DeepSeek連川皇都說好,台灣該如何應對?更多文章
從成功到爭議:DeepSeek面臨的挑戰
DeepSeek雖然獲得市場讚譽,但背後的爭議同樣不可忽視。幻化魔方的開發過程大規模依賴於Nvidia的H100高端AI晶片,以及Meta開源模型Llama,這引發了外界對其自主創新能力的質疑。
此外,美國對高端晶片的出口限制也成為中國AI公司發展的主要挑戰之一。如果幻化魔方未能擺脫對美國技術基礎的依賴,其低成本模式可能無法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