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將伊崮喜瀾觀點:AI競賽啟示錄—吹牛冠軍VS.豬虎策略

2025-01-31 07:20

? 人氣

中國新型生成式AI系統「DeepSeek」橫空出世。(美聯社)

中國新型生成式AI系統「DeepSeek」橫空出世。(美聯社)

前言:從「天選AI救世主」到「晶圓廠白日夢」

當ChatGPT剛出場,憑藉精心設計的示範影片和絕佳的文字生成功能,硬是讓Sam Altman站上科技舞台的C位。他的口才就像生化武器,堪比好萊塢的宣傳片,讓人誤以為未來已完全由OpenAI接管。Altman開始吶喊「我們需要數兆美元搞晶圓廠,因為我們是唯一能拯救世界的人類文明!」乍聽之下,彷彿他已掌握打開未來之鑰(陳建鈞,2023.11.18)。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Altman慷慨激昂的演說配上精心策劃的PPT:「我們正站在人類文明的十字路口!」、「只有更多的晶片產能才能拯救人類!」(科技產業資訊室,2024年2月15日)。有趣的是,當被問及具體技術細節時,他總是以「商業機密…」輕描淡寫帶過,這種「只聞樓梯響」的表演藝術在矽谷可謂爐火純青。

真相卻是在美國高喊「限制14與16奈米晶片供應」的大背景下,中國早已實現自供晶片,甚至部分技術早就超越外界認知。籌建晶圓廠的話可能更符合Altman的睡前故事,而非現實產業前景(經濟日報,2025/01/16)。當中國科技巨頭們默默深耕算法與應用場景時,OpenAI的CEO還在為「募資」話題絞盡腦汁。這就像一位魔術師不斷強調自己需要更大的帽子以變出更多兔子,卻不知觀眾已越來越失去耐心。

OpenAI執行長山姆. 奧特曼(Sam Altman)近年來迅速崛起,成為科技界炙手可熱的人物(自由財經,2024/10/18),諷刺的是,當他去年參訪台積電總部後,提出耗資7兆美元建造36座晶圓廠,被台積電高層認為荒謬,甚至戲稱奧特曼為「播客哥」。相對地,中國的AI企業已經開始在性價比與實用性領先。這就像一個揮舞著玩具光劍的「絕地武士」在對手已手握真實武器的情況下,還在強調自己特效有多炫目。而當市場開始質疑這種「口號式」的戰略時,美國AI界竟然更加大力道地自我宣傳,彷彿「喊得更大聲」就能讓夢想更接近現實似的一般。(相關報導:張光球觀點:DeepSeek連川皇都說好,台灣該如何應對?更多文章

「吹牛式」科技發展模式在某種程度反映美國科技界的通病過分依賴營銷與故事性,反而輕視腳踏實地的技術積累。當對岸的AI企業已默默逐步推出一個個的AI工具應用平台時,彼岸的美國還在為「如何包裝下一個驚天動地的故事」而絞盡腦汁。這種差距不僅體現在科技實力,或許也是一種體現在思維模式的文化差異上

Sora的「副產品」與美國AI的一場「表演型獎學金」

Sora這個曾被美國AI界吹捧為「ChatGPT之後的下一個巔峰」,在登場之前備受期待,宣傳中鋪天蓋地的強調「超越ChatGPT」的強大性能與突破性技術(RexAA,2024/12/10)。看到這類市場預期,特別是對於業界那些早已習慣由美國科技界所主導的AI神話大眾—自然寄予厚望(信傳媒,2024年12月11日)。畢竟,誰不想看傳奇誕生的片刻?然而,當Sora終於揭開神秘面紗,成為聚光燈下的主角時,觀眾卻發現這齣八點檔大戲的劇情有些對不上。事實證明這齣戲並非什麼「突破革新」,反而更像是一場一言難盡的科技「八佾舞於庭」,讓明眼人看了都感到啼笑皆非。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