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制未成年女學生裝避孕器、拿貧困兒童做社會實驗!丹麥「同化」因紐特人醜聞,恐讓格陵蘭倒向美國

2025-02-03 14:50
7,239人氣
2024年7月2日,一名兒童在格陵蘭Sisimiut的住宅區前玩耍。(美聯社)
2024年7月2日,一名兒童在格陵蘭Sisimiut的住宅區前玩耍。(美聯社)

大約三年前,丹麥廣播電台的播客揭露了格陵蘭與丹麥關係史上的黑暗一章:所謂的避孕環醜聞。據稱,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應丹麥的要求,數千名格陵蘭婦女(包括未成年人)被要求置入宮內節育器以防止懷孕。

格陵蘭島主要居住著因紐特人。自1953年起,該島不再是丹麥殖民地。但格陵蘭並沒有獨立,而是成為丹麥的一個省。直到1979年,格陵蘭才擁有了自己的議會和政府。盡管從那時起享有一定程度的自治權,並於2009年擴大自治權,​​但格陵蘭至今仍是丹麥的一部分。

「我們之前從未和男孩發生過關係」

丹麥實行強制避孕措施的目的是,降低被認為過高的格陵蘭非婚生子女比例,並控制總體人口增長。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貝塞爾森(Henriette Berthelsen)回憶了她和同學們在父母不知情的情況下被送往醫務人員那裡的情景。

「候診室裡已經有好幾個女孩在哭。我們還太小,從來沒有和男孩發生過關係。置入的節育器很大,實際上是為成年女性設計的。我記得那種可怕的疼痛。」

去年,貝塞爾森等人對丹麥政府提起訴訟,要求賠償並正式道歉。對於許多女性來說,強制避孕導致了健康問題和創傷。 「我們沒有得到國家提供的任何心理支持;如果我們確實尋求幫助,必須自己支付一部分費用,」 貝塞爾森抱怨道。

這一數十年前發生的醜聞至今仍未得到充分處理,這給格陵蘭和丹麥之間本已緊張的關係帶來了額外的壓力。

20世紀90年代末曝光的另一起醜聞是1951年起對22名格陵蘭兒童進行的一項實驗。這些來自困難家庭的6至8歲兒童被帶到丹麥,在寄養家庭中學習丹麥語言和文化,後來去格陵蘭推動「現代化」。

這項社會實驗失敗了。這些孩子沒有回到父母身邊,而是去了格陵蘭的孤兒院;其中六個留在丹麥並在那裡被收養。許多人患上了精神疾病,一半人成年後很早就去世了。

「對格陵蘭文化的傲慢觀點」

所謂的「實驗兒童」和避孕環醜聞都表明,丹麥對待格陵蘭人的方式令人質疑。根據格陵蘭大學文化歷史學家沃爾誇森(Ebbe Volquardsen)的說法,這與丹麥當時的政策相符,「旨在盡可能按照丹麥的生活方式同化因紐特人」。因為哥本哈根在聯合國就將格陵蘭納入丹麥王國提出的核心論據是,格陵蘭和丹麥在歷史和文化上屬於同一個王國,而且其目標是改善格陵蘭人的生活條件。

沃爾誇森解釋說:「長期以來,丹麥方面一直聲稱是出於好意,說他們必須幫助格陵蘭人。這種對格陵蘭文化的傲慢看法貫穿了整個歷史。」

時至今日,丹麥的行為方式以及經濟上的強烈依賴,仍被許多格陵蘭人視為殖民結構的延續。格陵蘭約57000人口中,相當一部分人要求真正的國家獨立。

美國提供機遇?

幾個月以來,新宣誓就職的美國總統川普多次提出要購買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島嶼。格陵蘭島自然資源豐富,地處北極,具有重要的地緣政治意義。川普稱,這是為了美國和整個世界的安全。2019年,川普第一任總統任期內,曾首次提議從丹麥購買該島。

所以,寧願成為美國的一部分,而不是丹麥的一部分?並非如此。川普認為格陵蘭可以自願加入美國,但這一觀點遭到了格陵蘭總理艾格德(Múte B. Egede)的反駁。他說,願意深化合作,但是:「我們不想成為丹麥人,也不想成為美國人。我們想成為格陵蘭人。」

盡管如此,格陵蘭專家沃爾誇森認為,美國的提議對格陵蘭有利,因為丹麥不得不更加重新考慮,應以何種方式對待大約57000名格陵蘭人。事實上,丹麥並非現在才開始重新思考與格陵蘭的後殖民關係。近年來,有關這方面的討論更為激烈,而對兒童實驗、避孕環醜聞等事件的反思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沃爾誇森認為,格陵蘭人最近所面臨的「復雜且令人不安的局面」甚至促使丹麥加強了在該地區的軍事存在,這「也可能為格陵蘭帶來一個窗口,能夠最終實現他們長久以來要求的改變」。 (相關報導: 加拿大跟墨西哥都反擊了,中國為何「只聞樓梯響」?華爾街日報:習近平想要談,川普也沒把中國當敵人 更多文章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現正熱映中
更多文章
「2026宜蘭選戰民眾黨絕不缺席!」黃國昌點名她:是接任縣長最強棒
被DeepSeek、川普夾擊!台股蛇年開盤大跳水 重挫830點創史上第4大跌點
台新金控新春團拜 吳東亮期待台新新光金控提供更優質服務
北車什麼美食最好吃?內行一面倒點名2間「銅板價學生最愛」:晚上一堆人排隊
大S猝逝 粉專嗆綠軍稱「刻意蓋過罷免熱度」太冷血 兩派網友吵成一團
喝酒後多久才能開車?睡醒可以完全代謝嗎?醫師實測揭真相
被嗆「刪長照預算」父母也遭攻擊!羅智強開工日回擊:刪0.009%就會停擺?
美國Google搞裁員 Google台灣發聲明
買便當中1000萬!去年11、12月發票中獎清冊曝光,消費地點品項揭曉
48歲大S「流感猝逝」屬罕見案例!台灣2因素太不利…疫情看不到盡頭「又要接第2波」
WBC資格賽台灣36人名單出爐!陳傑憲、林家正、張育成都入列,中華隊完整陣容一次看
大S遊日本流感猝逝!流感、感冒怎麼分辨?醫師曝1辨別關鍵
「台灣是主權國家嗎?」實測DeepSeek中英版本:同一個問題,卻有兩種答案
五度入圍「年度最佳專輯」,碧昂絲終於抱回大獎!第67屆葛萊美獎得獎名單一次看
大S猝逝醫師提醒:打「當季」流感疫苗、出國注意當地轉診制度
秀青鳥撕毀盧秀燕春聯影片!國民黨批「丟人現眼」:凸顯罷團離正常人越來越遠
保溫瓶可以泡茶裝咖啡嗎? 醫師曝4大NG使用方式,小心重金屬、毒素通通喝下肚
快看身分證!有「1、4、6、8」任兩碼,海鮮、水產免費吃到飽
企業徵才列「10所一級標竿學校」漏掉這間頂尖國立大學?內行曝原因:定位很尷尬
大S猝逝留下的財產,汪小菲有繼承權嗎?名律師曝兒女親權、遺產分配順位:寫遺囑也沒用
中市各人氣景點穩居春節旅遊首選 訂房率六都第一
中市府新春聯合團拜 盧秀燕期勉保持初心、用愛服務建設幸福台中
快訊》大S猝逝,具俊曄「一度斷聯」悲痛發聲了!病逝日本狀況曝
2025台北燈節開幕 蔣萬安笑稱「遇水則發」邀民眾一起賞燈
買茶葉蛋中200萬!7-11開出千萬百萬大獎,10間中獎門市一次看
消費者信心下探8個月新低!民眾對物價、股市最悲觀,房市信心指標卻逆勢走升
「大S染流感猝逝」演藝圈好友齊悼念!才跟30↑年姊妹聚會:還說下回別隔太久…
為何有的人運氣總是比較好?專家曝改掉1習慣,運氣差也能變順利
宏達電將轉虧為盈,為何股價慘摔跌停?專家一句話點破殘酷事實
買車最不喜歡業務送什麼配件?過來人一面倒點名它超雞肋:完全用不到還有異音
經濟部開春團拜 郭智輝談川普新政:要未雨綢繆
王婉諭宣布競選連任黨主席 拋3大目標:台灣社會依然需要時代力量
柯建銘「發號外」宣布民進黨團終於組成 林濁水4字狠酸:台灣史上第一次
2025流感疫苗懶人包》公費疫苗「全民免費施打」,一鍵查詢接種地點,副作用、多久打一次、自費費用一文看懂
勞工平均分紅近5.5萬元!勞動基金去年暴賺超過兆元,收益率16.48%
不讓DeepSeek專美於前!中科院打造台灣首個專責國防事務AI決策平台ANILA
煮雞湯別只會加香菇蛤蜊!大廚放1冷門食材「層次秒升級」,肉質軟嫩、湯頭鮮甜會回甘
加拿大跟墨西哥都反擊了,中國為何「只聞樓梯響」?華爾街日報:習近平想要談,川普也沒把中國當敵人
賓士、BMW輸了!2025最有價值汽車品牌是它,車主讚省油保值又好養、開25年沒問題
兆豐金控新春團拜 總座勉四大方針續創高峰
大S離世》流感感冒怎麼分?醫:感染流感後有「4症狀」 請盡快就醫
賴清德開工致詞遭當面嗆聲 台商高喊「當家別鬧事」:不要大罷免
大S流感驟逝「為何那麼嚴重」?這波疫情已107人死亡 醫呼籲多做1事比戴口罩有效
喝飲料就中1000萬!便利商店開出特別獎,消費地點曝光
買咖啡就中1000萬!全家發票中獎清單出爐,10間中獎門市一次看
癲癇昏迷、兩度流產…大S「早走過鬼門關」坦言不怕死!豁達金句惹淚
爸媽領錢了!符合資格衛福部發「6萬元現金入帳」,每人可領6次、忘記申請就沒了
質疑發動大罷免的民團「就是綠側翼」 朱立倫喊「別裝了」:將以戰止戰
開學了 職能治療師教你4招減緩孩子新學期焦慮
當青少年叛逆,瞧不起大人怎麼辦?心理師教3招,贏回孩子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