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三週年的前一天,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表態「願意下台」:只要烏克蘭能加入北約或實現持久和平,他願意立刻卸任總統職務。
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在基輔的烏克蘭戰士悼念儀式發表談話,強調「如果這能為烏克蘭帶來和平,如果你真的需要我離職,我已經準備好了」、「如果可以換取烏克蘭的北約會員資格,如果有這樣的條件,我會立刻下台」。澤倫斯基說,他並沒有要執政幾十年,「我關注的是今天的安全,而不是20年後的安全」。
英國《金融時報》分析,烏克蘭加入北約的前景其實十分暗淡,澤倫斯基23日的表態也不見得能改變什麼,但他辭去總統的提議顯示,美國在急於與莫斯科達成和平協議的同時,烏克蘭領導人承受了非常大的壓力。尤其川普政府已對俄羅斯做出多項讓步,包括雙方在沙烏地會談後同意關係正常化,並且排除烏克蘭的北約會員資格。

在川普將澤倫斯基稱爲「獨裁者」,並且將戰爭的起因歸咎於基輔、而非莫斯科,俄軍23日也對烏克蘭發動據信是開戰後規模最大的無人機攻擊,對烏國全境多個目標發射了267架無人機。烏克蘭空軍則表示,有138架俄軍無人機在烏克蘭13個地區上空被擊落,另有119架在飛往目標途中墜毀。澤倫斯基23日強調,烏克蘭不會接受川普的5千億條件(美國政府提議,將烏克蘭稀土開採所得的5千億美元收益撥入美方的基金,川普表示這是對美援的償還),因為美國的援助僅有1000億美元。
澤倫斯基說:「不管任何人說什麼,我不會簽署烏克蘭十代人都要為之付出代價的東西。」澤倫斯基也警告,這份高達5千億美元的協議其實是一個「潘朵拉的盒子」,如果他對此點頭接受,就會開創「要求基輔償還其所有支持者」的先例。

川普的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在《金融時報》的專欄中表示,與美國建立礦產「夥伴關係」將加強烏克蘭的安全,但澤倫斯基並不認同這樣的主張,並稱「這並不能百分之百保證俄羅斯人不會來」,因為2014年俄軍首次攻擊烏克蘭時,已有多間美國公司在烏克蘭有業務往來。澤倫斯基仍強調,加入北約才是防止俄羅斯侵略的最終安全保證,但川普的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日前已在慕尼黑安全會議表示,烏克蘭加入北約不具現實性。
不過澤倫斯基依舊表示,他相信川普能夠結束這場戰爭,幫助烏克蘭實現目標」,但他也擔心美國總統會把僅僅停火說成「偉大的成功」,「我們希望保證人民的安全」。澤倫斯基表示,烏克蘭已經擱置美方的提案,美聯社認為基輔可能正在爭取「更公平的交易」。美聯社指出,澤倫斯基不願同意川普的稀土利益要求,除了這牽涉到烏克蘭的經濟命脈,更因為這個交易並未包含美國的安全保證。沈雲驄觀點:不能好好說話,和平能有幾天更多文章
對於美國與俄羅斯的和談,雖然美國國務卿魯比歐宣稱「和談正式開始後,就會有烏克蘭的加入」,但目前依舊只有華府與莫斯科的代表參與談判。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雷雅布可夫(Sergei Ryabkov)23日表示,美俄代表下個週末將會繼續雙邊會談,他也強調雙方正在進行「許多」接觸。對於烏克蘭失去美國奧援,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與其他歐盟高層官員24日將前往基輔,與烏克蘭政府進行會談,討論在華府停止援助的情況下維持對基輔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