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部位於新加坡的星展集團(DBS Group Holdings),宣佈預計在未來三年內,陸續裁減約4000名合約與臨時員工,該企業將進一步擴大應用人工智慧(AI)技術,讓旗下多數原先必須由人力執行的工作或業務,改由AI取代執行。即將卸任的執行長(CEO)高博德(Piyush Gupta)表示,這項人力縮減將透過自然流失(natural attrition)進行,簡單來說就是,當相關職位合約期限結束後,將不再續聘。
銀行發言人回應《海峽時報》(The Straits Times)時,證實這項內部大調整,同時也強調,這次主要影響合約與臨時員工,但沒有透露具體受影響的員工人數,或是部門與職位類別。根據高博德的說法,星展銀行目前在全球範圍,大約聘有8000至9000名合約與臨時員工,同時「保證」正式員工不受縮編影響。
Major Asia bank to cut 4,000 roles as AI replaces humans https://t.co/RZa7ooqGik
— BBC News (World) (@BBCWorld) February 25, 2025
星展之所以要大舉導入人工智慧科技,報導中提到,這家跨國銀行已投入AI技術研發超過十年時間,目前手中握有超過800個AI模型,能運用到至少350種業務案例上。除了縮減非必要的職位,根據執行長的說法,未來幾年銀行也將增設至少1000名AI相關領域的職缺,吸引各路高手加入挑戰。
創立於1968年的星展銀行,如今不只在新加坡有據點,包含馬來西亞、香港、台灣、中國大陸、美國、印度都有分行,合計280個服務據點,員工總人數高達4.1萬人。原名「新加坡發展銀行」的他們,背後最大股東就是新加坡政府的淡馬錫控股(Temasek Holdings)。

根據彭博情報(Bloomberg Intelligence,BI)發布的報告,隨著AI技術普及化,全球銀行業預計會在未來三到五年內,減少多達20萬個工作職位。報告中訪問多位跨國銀行的資訊與技術長(CIO & CTO),這些銀行高層預測,平均將削減約3%的人力需求,改由AI取代現有職務的工作內容,同時讓整個工作模式出現新的變化。 查禁藉口一模一樣:南韓、澳洲率先封殺,中國AI平台DeepSeek會成為TikTok第二嗎?更多文章
美國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負責AI業務的主管特蕾莎‧海森瑞瑟(Teresa Heitsenrether)表示,該銀行對生成式AI(Generative AI)的應用,主要是輔助員工,而不是要讓科技完全取代人力工作。英格蘭銀行(Bank of England)行長貝利(Andrew Bailey)也曾在訪問中表示,他不認為AI技術、會成為大規模摧毀就業或消除就業機會的因素,反而認為人類將學會與新技術共存。
AI THREATENS 200K WALL STREET JOBS
— Mario Nawfal (@MarioNawfal) January 10, 2025
OpenAI CEO Sam Altman calls "agentic" AI 2025's next giant breakthrough, but it comes with a cost: massive layoffs.
A Bloomberg survey predicts global banks could shed 200,000 jobs in 3-5 years due to AI productivity gains, lifting profits… pic.twitter.com/3SkyBMGFbr
但看在國際貨幣基金(IMF)組織眼中,卻不這麼樂觀,現任總裁克里斯塔莉娜(Kristalina Georgieva)提出警告,貿然擴大運用AI技術,將影響全世界約40%比例的工作,「我們擔心,AI科技很可能,進一步加劇全世界不平等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