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姮燕觀點:台灣飯店業的「缺」世代,誰來救場?

2025-03-27 06:30

? 人氣

飯店業因薪資成長緩慢、工時長,正面臨嚴重的人力短缺問題。(圖/台中市政府)

飯店業因薪資成長緩慢、工時長,正面臨嚴重的人力短缺問題。(圖/台中市政府)

因為少子化及人口老化造成勞動力減少等原因,已造成台灣各行各業大缺工,飯店業更因薪資成長緩慢、工時長,正面臨嚴重的人力短缺問題,這不僅影響了服務品質,也限制了行業的發展。隨著教育水平的提高,年輕人普遍追求高薪、高技術的工作,對勞力密集且收入相對較低的服務業缺乏興趣,也使得飯店業的基層職位難以招到足夠的人才。近年來,為解決飯店人力荒,政府和業者嘗試吸引「壯世代」重返職場,並聘用東南亞實習生及取得學位之僑外生作為解決方案,但這些措施或許能暫時緩解「沒有人」的問題,但反而引發「服務品質」的挑戰。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短期的人力救急,長期的品質隱憂

飯店業是服務業的核心,顧客體驗至關重要,語言不通或文化差異導致的誤解,容易引發客訴,進而影響飯店的聲譽和營運。壯世代和僑外生並不足以解決飯店業的人力短缺問題,因為國際觀光飯店人力短缺的挑戰,不只是缺人,更是缺「質」。這幾年來越來越晚的入住(check-in)時間、越來越早的退房(check-out)、常常無人應答的總機或櫃檯(front desk),以及因語言隔閡無法準確理解顧客需求的外場服務人員,都是短期人力補充無法彌補的長期損失。在我國星級旅館評鑑基準表中,飯店總機服務是否在鈴響三聲內接聽電話是評分標準之一,但在目前飯店業的缺世代中,常見顧客笑稱國際觀光飯店總機或櫃檯響到電話線燒掉仍無人接聽都已司空見慣。這不僅凸顯人力短缺的嚴重性,更反映出服務基礎設施的脆弱。當國際觀光飯店連基本的電話服務都無法保障時,顧客的信任與滿意度必然下滑,這對仰賴口碑的觀光業來說,無疑是一大傷害。

壯世代與僑外生的限制

政府鼓勵中老年人回歸職場,特別是飯店業的房務和餐飲外場服務,試圖以「壯世代」來填補人力缺口。然而,飯店業的工作性質往往需要長時間站立、搬運重物等體力勞動,對於年紀較大的工作者來說,體力和耐力都是一大挑戰。許多中老年人雖然有豐富的經驗,但遇上高勞動力的工作環境,也會導致這項政策的效果有限。同時,業者也嘗試以外籍專班、東南亞實習生、僑外生作為勞動力,近來也已引起「以教育為名將學生置於剝削性的勞動條件中」的憂慮。暫且不論犧牲台灣教育名聲並變成「學工之島」的嚴重後果,因僑外生在語言能力和文化適應上存在明顯障礙,一旦難以提供符合國際標準的服務品質,犧牲的更是台灣觀光飯店業者好不容易建立的服務品質。僑外生不諳中文,若英文流利還可在外籍旅客較多的旅館及餐廳提供服務應急,但要期待本國籍顧客連到餐廳用餐、到飯店住宿,都要練習英文,恐怕也非國人短期能接受的服務樣貌。

喜歡這篇文章嗎?

張姮燕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